母親的稿費
- 時間:2014-07-03作者:Admin
█ 周廣玲
大學畢業后,很少有時間回趟家,母親一個人在家孤單的時候,連寫封信都不知道往哪寄,我時常會給母親打個電話,讓她勿掛念。
經過幾年努力,終于在異地的一座城市扎下了根,于是便想把母親接過來一起住。畢竟農村的日子比城市還是苦的,母親身體一直不好,家里的地早租給別人種了,母親沒有什么收入,全靠一雙長滿老繭的手給人家做些零碎活。
我幾次把母親接過來,但都住很短的時間,母親便叫嚷著要回家,母親說城里太吵太鬧實在住不習慣,在鄉下呆一輩子,還是鄉下好,鄉下非常地清靜而且空氣有青草的味道。
我一再挽留母親多住幾天,但母親態度很堅決。回到鄉下,每月我都會給母親寄些錢,每次收到匯款,母親總是對我說,不要寄了,家里沒什么需要花錢的地方,我一個老太婆夠吃的。省下的錢給孫子上學用吧,城市里開銷很大的。
母親小的時候讀過幾年書,識些字,為了打發母親寂寞的時光,我便給母親訂了幾份報紙。我平時業余喜歡寫作,經常有文發在報紙上,母親只要看到,就會高興地合不攏嘴。
每次匯款給母親,母親總是退了回來,母親不愿意給我增加一點點地負擔。于是我便有了個想法,平時寫稿,一部分就用母親的名字。這樣母親就會收到稿費,母親就不會再退回來。沒過多久母親便時不時開始收到稿費單子,母親起初并不知道是稿費,便打電話過來,說怎么會有報社的寄錢過來啊,問我是不是冒用報社的名義給她寄的。我告訴母親不是我寄的,的確是報社寄的。母親很納悶,告訴我說會不會寄錯了,一定要給人家退回去啊。我對母親說,這是你應得的,為什么要退啊,從現在開始,你以后就可以經常收到稿費了,因為你的名字同樣可以上報紙的,女兒以后會經常用你的名字發表稿件。
母親沒再言語,我知道母親可能已經體會出了做女兒的那份心,母親經常會收到大大小小的稿費單子,母親總是很驕傲地對鄰人說,“我家的女兒又發表文章了”。
來自:中聯雜志《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