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系認證護駕我們基業常青
- 時間:2012-04-26作者:Admin
體系認證 護駕我們基業常青
.唐安營
三月末的北京,乍暖還寒。集團公司北京管理中心的會議室里正在召開體系認證首次會議,主持會議的不是集團高管,也不是哪位中層領導,而是興原認證中心的兩位審核老師。2012年體系認證審核工作開始了,集團公司高管和各部門負責人都調整了出差計劃,全部到場聆聽會議,還不時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什么,這種現象足以證明了集團公司對體系認證工作的重視程度,也表明了體系認證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據權威資料披露,中國每年有約100萬家民營企業破產倒閉,60%的民企將在5年內破產,85%將在10年內消亡,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9年。而日本企業的平均壽命為30年,美國企業的平均壽命為40年。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不難看出,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短的可憐,如果用一種現象來形容中國民營企業的話,就稱之為“曇花一現”吧!這種現象是可悲的,也是值得我們去探究,去深思的。
據了解,所有企業在創立之初都想做成百年老店,創始者滿腔熱情地建章立制、統一文件格式,規范企業發展,但隨著企業的逐步擴大,人員逐步增多,機構逐漸復雜,當初的管理制度成了擺設,文件格式也逐漸被口頭匯報所代替。浙江某企業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公司破產時,其法人總結出了失敗的三大原因:一是公司管理制度執行不下去;二是中層干部與普通員工關系處理不好;三是公司考核制度無法真正落實。其實這三條都不是企業破產的關鍵所在,最重要是該公司創立不久就獲得了ISO9000認證。但是,這個證書只不過是一個給客戶看的花瓶,公司在實際的業務運作中根本沒有嚴格按體系文件執行,體系文件根本不發揮任何作用。公司也沒有實現任何意義上的程序化、規范化的管理,致使企業破產倒閉。這樣的案例是痛心的,這樣的教訓是深刻的。那么,如何才能杜絕中國民營企業這種“曇花一現”的現象發生呢?落實管理制度和體系建設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
集團公司作為具有國家一級資質的建筑企業,深諳其中奧妙。2005年更名為中聯世紀建設集團后,及時啟動了體系認證工作。此后,體系認證工作貫穿于集團公司發展的全過程。對內,強化了管理,提高了人員素質,宣貫了企業文化;對外,提升了企業形象,擴大了市場份額。企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由此可見,體系認證工作既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精神產物,又是企業追求進步、文明的表現,也為合作商提供了物質和精神享受,更重要的是激發了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形成了強大的企業精神支柱。
本次審核中,兩位審核老師對工作極其認真負責,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工程建設施工企業質量管理規范》、《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對集團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等體系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審核、檢查,審核結果為沒有發現任何不合格項,監督審核通過。兩位老師對集團公司的管理制度和體系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特別是對集團公司不定期組織“內審”工作給予了贊賞。她們說:“這是企業保持基業常青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