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改委澄清:建材家具企業外遷消息不實
- 時間:2014-05-04作者:Admin
近期多家財經媒體報道的包括建材、家具企業在內的207家企業將向天津、河北等地外遷的消息,被北京市發改委有關人士證實“消息不確切”。這位人士表示,北京目前并沒制定外遷企業名單,也沒有具體的時間表和特定的行業指向。
據了解,北京建材、家具等企業外遷的消息最早來自一家外媒。報道說,這批外遷企業的名單發送給天津、河北等相關部門時,因所涉建材、家具、化工屬污染產業,故天津、河北等地“承接熱情不高”。但業內人士認為,這條消息有猜測的成分,而且也不符合“行文慣例”。按照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官方消息,首都經濟圈一體化規劃正在會同京津冀三地研究制定當中,具體何時出臺還未確定,如果北京先制定出這樣一份207家的外遷企業名單遞送給相鄰地區,顯然在時間和節點上不合邏輯。如果這份名單由天津、河北等地甄選,也將有一定的“承接條件”。因此只能說這份名單是意向性的。
同時也了解到,實際上,北京市鼓勵企業主動從“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行業退出的計劃早從2012年就開始實施,主要是指小水泥、小造紙、小化工、小鑄造、小印染、電鍍及平板玻璃等7個行業,與今天這份“外遷名單”顯然對不上號。記者經查證《北京市關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業企業的意見》,并無建材、家具行業等必須遷出北京的特定要求。
另悉,按《北京市2013至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要求,今年北京市計劃調整退出的300家污染企業主要是涉“煤”、涉“礦”企業。這些企業到2016年要調整或退出1200家左右,從而累計削減工業燃煤200萬噸。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牛鳳瑞認為,“三高”企業轉出首都是必然趨勢,但承接地是不是選在天津、河北還需商榷。目前天津、河北的環境污染壓力也很大,承接這些“三高”企業同樣需要面臨當地的輿論壓力,因此還是應該鼓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使產品實現轉型升級。“減少環境污染的最好辦法,是從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上降低能源消耗。”牛鳳瑞說。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