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新生的管理團隊
- 時間:2014-08-19作者:Admin
盛春忠
麓湖國際社區DE地塊項目部是一支新生的管理隊伍,從石家莊到桂林三千公里的跨越,又逢推行標準化管理的第一年,是機遇,更是挑戰。然而這支隊伍在公司領導的指導關懷下,展示了和諧、綠色、安全、標準化的工地形象,其中E1地塊獲得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的殊榮。
正如PDCA循環項目管理模式,麓湖國際社區DE地塊項目成績的取得同樣經歷了“策劃、實施、檢查、處理”的過程。
首先是策劃階段,通過對施工現場的觀察再結合工程布局特點,發現施工現場在施工階段可以利用的空間面積比較大,項目部把空間運用的“合理性”作為策劃階段著重考慮的問題。合理的基本原則是以“標準+創新”為主題,用最低成本創造最佳效果,可以說獨具匠心的策劃集中了項目部的智慧。
施工道路的合理設置成為大片區域的劃分界限,然后在各自的區域范圍內布置材料堆場及加工場、文化長廊、樣板展示區、場地綠化等。移動廁所、定型講評臺、文化長廊、樣板展示區、展示架、園林式綠化、茶水亭、甚至垃圾桶,都是由項目經理楊博提供設計思路、技術部門出圖出方案、現場管理人員共同努力去實施完成的。分公司領導也給予了許多寶貴意見,使現場的布置更加整齊美觀、創新實用。生活區、辦公區、現場安全方面按照公司統一標準執行。
其次是實施階段,將策劃思路付諸實施的過程是個艱難的過程,為確保完成的效果,必須全面監督把關。集團公司安全標準化手冊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參照公司統一的標準進行加工制作和安裝,為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由于甲方的虛擬樣板房布置的區域,需要移除大量綠化,在項目經理的帶領下,全體管理人員將移除的所有草皮、苗木全部運送到現場,在規劃范圍內進行綠化。用廢板制作的小柵欄、用石材鋪的過道、用鋼管焊制的茶水亭、用碎石堆成的假山,這些都是管理人員親力親為,經過長達一個月的不懈努力形成的“園林”。
再次在檢查階段,由項目經理牽頭組織,每周對現場進行全面檢查,哪些還沒有做,哪些沒有達到要求,哪些可以做得更好,都一一做了檢查記錄。只有“勤要求、高標準”才能把工作做得漂亮。在一次次的檢查中,也在不斷探討更好的方式,爭取取得更加完美的效果。
最后在處理階段,根據檢查記錄安排專人負責整改和落實,并及時跟蹤檢查整改處理的結果。
事在人為,經過不斷地整改和完善,用環保理念創建綠色文明工地,項目部在廣西區安全文明檢查中得到了區領導的高度評價,摘得安全文明示范工地,這在全公司是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