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城市地鐵熱:GDP大小決定里程長短
- 時間:2013-05-03作者:Admin
去年5月之后,城市軌道交通又掀起了一輪大干快上的熱潮。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正在施工建設的地鐵線路超過70條,總投資額達8000多億,如果加上已經獲批的項目,投資額達1.5萬億以上。
仔細對比這些城市的經濟總量與其地鐵里程數不難發現,上述兩者存在正相關關系,一般來說,經濟總量越大,地鐵建得越多。
35城結緣地鐵
截至2012年底,我國范圍內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的城市共有16個,運營線路總計64條,運營長度總規模約1980公里,運營車站總數1291座。
而去年5月國家“穩增長”政策實施后,城市軌道交通又迎來一波熱潮,包括常州、廈門、沈陽等14個城市的近期地鐵規劃或規劃調整方案獲批,涉及總里程達993公里,總投資額達7283億元。其中,常州、廈門、蘭州、太原、石家莊、烏魯木齊和徐州7個城市首次獲準建設地鐵。
目前,全國已有35個城市結緣地鐵。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個直轄市,寧波、廈門、青島、大連、深圳五個計劃單列市和眾多省會城市,以及蘇州、東莞、無錫、常州這些經濟規模較大的地級市。
北京交通大學城市軌道交通系主任毛保華對本報強調,盡管地鐵確實有擴大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但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很多城市的地面交通已經十分擁堵,城市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明顯滯后,因此在本輪投資中,把錢投到這一方面,可以滿足老百姓的需求,風險比較低。
北上廣深穩居前四
稍加留意不難發現,城市地鐵建設里程與其經濟總量之間的緊密聯系。
例如,經濟總量第二的北京以443公里的里程排名全國軌交里程第一,經濟總量第一的上海僅以3公里之差位居里程榜第二。緊隨其后的兩個一線城市廣州、深圳的里程排名和它們的經濟總量排名剛好一致。里程第五的重慶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七,里程第六的天津經濟總量高居全國第五。其他城市的經濟總量也大多位居全國前20行列,西安、長春、昆明盡管沒有位居全國經濟總量前20名,但也在前50名行列。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孔令斌告訴記者,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投入龐大,需要一定的經濟總量做支撐。反過來,軌道交通的建設又可以促進城市經濟總量的做大。
貴州省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告訴記者,軌道交通與城市人口和面積存在一定的系數關系,具備一定的交通需求量,才需要軌道交通。在他看來,一個城市要建軌交,主城區面積應該在300平方公里,人口也應該達到幾百萬以上。
“正因為人口密度大,產業集中度高,所以經濟總量大,所以城市空間規模就不斷擴大,形成對軌道交通的需要。”胡曉登說,城市軌交猶如一個人的身體,有幾根流暢的高速運轉的動脈,而一般的街道則只是毛細血管。“直徑50公里的城市,如果沒有這種快速交通,其運營成本就會特別高。”
西部城市適度超前
不過,經濟總量與城市軌道里程之間只是一個近似的參考值,兩者之間并非絕對的對等關系。
例如蘇州,盡管經濟總量排名第六,但由于其經濟構成主要是來自下轄縣市的貢獻,中心市區的面積并不算很大,所以其通車里程僅列全國第14位。東部發達地區的一些經濟總量較大的地級市也存在類似情況。
但中西部的一些省會城市如貴陽、蘭州等,盡管經濟總量沒進入全國前50,但由于其中心城區較大,人口較多,也紛紛獲準修建軌道交通。
“這是一個相對的系數,是近似參考值。”胡曉登說,除了經濟總量外,與城市的規劃、城市未來發展定位、規模以及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地位相關,例如貴陽、蘭州等省會城市,都是西部各省份中唯一的單極核心城市,對周圍的吸附力和輻射力太強,主要的資源都集中在此,因此對軌道交通的需求就比較大。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告訴記者,對很多大城市來說,修建地鐵和城市經濟發展存在一個良性循環的關系。很多城市上馬地鐵,確實有擴大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考慮,而且地鐵建設期間,也在很大程度上拉動了經濟的增長。
丁長發說,很多城市覺得有機場、地鐵,城市形象一下子提升了很多,而且通過修地鐵可以拉升沿線的土地價值,地鐵修到哪里,房價就隨之上漲,通過以地養鐵的模式,沿線的土地可以換來大量的土地財政收入。
“像北京、杭州這些大城市,以地養鐵確實可以,但一些三線城市,以地養鐵取得的收入是遠遠不夠的。”丁長發認為,在目前人口拐點隱現的情況下,一些三線城市未來的人口擴容比較有限,所以修建軌道交通應該更加謹慎。
孔令斌也指出,對地方政府而言,關鍵是要做好評估,軌道交通作為一種“奢侈品”,在建設和運營環節都需要有強大的財力支持,地方政府必須在確保能提升民眾整體生活水平的前提下量力而行。
附表:目前已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
里程 城市 里程數 2012年
排名 (公里) 經濟總量排名
1 北京 442.933 2
2 上海 439.1 1
3 廣州 229.32 3
4 深圳 175.74 4
5 重慶 131.1 7
6 天津 130.748 5
7 南京 81.552 13
8 大連 63.17 14
9 武漢 56.63 9
10 沈陽 49.786 16
11 杭州 46.545 10
12 成都 39.481 8
13 長春 31.14 32
14 蘇州 25.173 6
15 西安 19.869 27
16 昆明 18.018 46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