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房企在京搶地 樓市調控要謀定而后動
- 時間:2013-05-31作者:Admin
舊宮地塊樓面價創新高、多家房企在京搶地、北京前5月土地出讓金金額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這一陣,北京土地市場的溫度讓不少人都覺得熱。
相關新聞:
北京調控新思路:大規模推廣限房價競地價方式
北京土地市場再現搶地潮 被指面粉貴過面包
同樣面對這種熱,不同的人應該也有不同的感受。搶到地的和沒搶到地的,感受肯定不一樣;負責賣地的和直接擔著房價控制目標的,感受也不一樣。對于處在調控敏感時刻的北京而言,這些土地出讓金或許都有些燙手。
溫度降不下來,至少別再接著升。于是,有熱門地塊如豐臺夏家胡同在出讓前一天被宣布暫停出讓。雖然有關部門解釋這并非緊急叫停,不是行政干預,但耐不住很多人還是往這方面聯想。
怎樣真正控制住地價?
政府壓低底價?耐不住開發商往上抬。加大供應?供應量恐怕很難大到房企不再搶。“限房價、競地價”?聽上去倒是可以把房價限住,但也不禁推敲。且不說這種方式行政色彩濃重,又會被詬病政府不讓利,日后也會有新的麻煩,例如這些“限價”的房子如何進入二手市場,怎么收稅?
土地供應有這樣的煩惱。樓市“限價”也有這樣的煩惱:限價,開發商不愿意降,住建委不發證,樓盤不開盤,造成買房人買不到房子,于是大量的排隊等著。有了這種需求,開發商就更不愿意降價了。這似乎就是一個無解的疙瘩。不限價?那后果更是可想而知。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北京樓市調控進入現在的狀態,不是一時的,也不是哪一個部門的責任。讓一個不管貨幣、不管土地、不管稅收的住建部門擔著控制房價的責任,并不是那么合適;同樣,試圖讓一個積壓了很多年的問題在短期得到解決,也不合適,至于變著法子做數字游戲那就更不合適了。
房價,看上去是房地產的問題,但不能只限于在房地產行業內解決;北京的房價上漲,雖然發生在北京,但也不能只寄望于北京來解決。如果只是功利性的追求一時成效,只會讓問題積重難返。
說到底,無論是北京土地還是房源的短缺,都是因為供求關系不平衡造成的。在這背后,又有很現實的、深層次的原因,包括城市發展、經濟結構、稅制結構、金融市場發展、收入分配等問題。
我國有句古話叫“謀定而后動”。房地產調控,也應該在全面、準確認識房地產問題產生根源,找出正確的路徑之后不斷推進。十多年的房地產調控也已經說明,這是一場“持久戰”,只有從長遠著手,步步協調,才是根本。否則問題越來越多,市場“抗藥性”越來越強,一些看上去很強力的調控辦法只會是事倍功半、出力不討好。
來自:百度樂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