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簡陋到追求舒適 30年變遷記錄成都居住年輪
- 時間:2013-06-07作者:Admin
從平房、筒子樓,到花園洋房、別墅和高端豪宅快速提升的歷程,也是從單純的安身居所到追求健康、舒適、品質的演變,住房的演變最終推動我們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而關于戶型革命的浪潮仍在2013年繼續上演。
從簡陋到追求舒適
在90年代初,整個成都都沒有戶型、配套、環境等任何概念,很多人都受過筒子樓、黑廚、黑衛的苦。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階段,從福利分房過渡到商品房時代,商品房住宅處于起步階段。當時,買房只關注房子的面積大小,能夠住幾個人,對周邊配套、小區環境、綠化狀況等等并不關心。
在這一時期,單位建房、房改房、宿舍是住宅市場的主流。當時,這些住宅多位于核心市區,周邊配套成熟,內部居住功能完善,租金、房價相對合理,被外來人士、剛就業的大學生等人群所青睞,在當下的二手房市場上表現相當活躍,解決了大量過渡性人群的居住問題。
1995到2005年,屋頂花園、小戶型、大露臺、大開間、私家停車位等更加適宜人居的產品設計宣告誕生,成都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住宅戶型產品競爭。
錦繡花園讓成都人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別墅”;置信雙楠誼苑,讓我們明白了房地產產品還包括置業服務;上河城讓人了解了真正的高檔住宅必須具備深厚的產品內涵和建筑文化;怡和房產開發的“SOHO我的寓所”開創了成都小戶型時代……
居住理念最激烈巨變
2004年之后,到現在的近十年時期,則是成都房地產市場產品形態飛躍式發展的黃金時期。戶型在這十年間的變遷同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根據購房者需求不同產生不同的分級。
一方面,自“9070”政策頒布以來,中小戶型設計成為決定項目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5.7米挑高客廳、增加飄窗和陽臺、40平米的創智工房、80平米的對躍、90平米躍層套三等,成為“9070”政策出臺后的戶型設計新動向。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創新戶型的推出是開發商應變市場的需要。“目前購買小戶型的多為年輕人,戶型的通透與舒適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觀。同時,類似中德·蘋果躍層等躍層戶型的空間層次感能迎合年輕人喜歡變幻空間的需求。”
事實上,2006年以來掀起的戶型創新,更多的是從一些細節著手,充分挖掘剛需市場產品的附加值,提高實用率,使消費者能買到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創新戶型的推出是開發商應變市場的需要,對購房者而言,差不多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價比的房子,這種誘惑極具吸引力。”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城市豪宅、頂級別墅產品應運而生也讓市場產生了更多的關注。“電梯豪宅”、“高層豪宅”等名詞由此在成都叫響。
產品注重細節和實用
戶型方面,南湖“珍湖”、華潤·金悅灣、保利康橋等都出現了“雙廚雙餐廳”的設計體系。事實上,現在的戶型設計對廚衛的關注,說明了設計更貼近業主的需求,而且這種需求與成都特殊的飲食文化也有著密切的關系。設計關注業主需求,關注地域文化,是設計深入、產品成熟的一個重要表現。比起過去拼“客廳”、“臥室”,一個拼“廚房”、“餐廳”的時代,意味著產品真正的細節化和實用性。
如今花園洋房、獨棟別墅、精裝小戶型、電梯公寓、空中別墅……各種各樣的房屋類型讓購房者有了充分選擇的機會。這些變化讓整個房產市場處于非常活躍的狀態,并在2013年繼續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
來自:搜狐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