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非法傾倒引發環境陣痛
- 時間:2013-10-25作者:Admin
近日,建筑垃圾入侵北京城郊區縣引發社會強烈關注。而伴隨著城市的高速發展,建筑垃圾的處理也逐漸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非法傾倒 危害重重
我國城鎮化在快速推進,與之相伴的是國內建筑垃圾產生的速度也在加快。工信部發布的數據稱,從2010年起,我國每年的建筑垃圾總量都會超過10億噸,占城市每年垃圾總量的30%—40%,其中99%以上的垃圾都是被簡單填埋或者露天堆放。
非法的私人建筑垃圾填埋場將垃圾簡單填埋或者露天堆放,并沒有做環保處理。而如果與生活垃圾混合填埋,還會對土壤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從而對水源造成危害,影響人們的健康。同時,整治土壤污染、水污染的費用也將大大超過對建筑垃圾再利用處理的費用。
回收困難 再利用更難
北京有25家建筑垃圾填埋場,基本可以滿足北京年4000萬噸的建筑垃圾需求。但由于建筑垃圾處理廠多位于距市區較遠的郊區,盡管違法的私人垃圾填埋場收費高于正規垃圾填埋場,多數司機還是更愿意選擇就近傾倒,一方面節省了路費,另一方面能多拉幾趟活兒。
吳建民是北京唯一的建筑垃圾循環再利用企業的負責人,他的公司成立已有10年了,而這10年間,他幾乎年年虧損。
“我們的處理能力是每年150萬噸,可現在大半年過去了,只收了二三十萬噸的建筑垃圾原料。廠子在從2003年創辦至今的10年間幾乎年年虧損,最多的一年虧損達800萬元。”吳建民很無奈地說。
中環協建筑垃圾資源化委員會副主任陳家瓏表示:“日本、美國、歐盟都有一些強制性措施,如德國對物理填埋征收重稅,鼓勵對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置。”
加強監管 勢在必行
2005年6月1日,《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正式實施。然而很多年過去了,一方面受利益驅使,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監管,許多人還是選擇了非法的建筑垃圾填埋場。
據悉,為規范建筑垃圾(拆除垃圾、土方)和砂石運輸行為,嚴厲查處因違法違規運輸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進一步改善、提高空氣質量和市容環境水平,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已聯合市環保局、住建委、交通委、交管局、城管執法局等相關部門,啟動全市建筑垃圾運輸專項治理工作。
截至10月12日,北京市交通、住建、城管、交管等有關部門和城六區市政市容委根據全市集中整治建筑垃圾工作的要求,分別對本部門、本區縣進行了部署,并于11日晚設立了近50處執法站點,對施工工地和建筑垃圾道路運輸車輛進行了檢查執法。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