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不要掉進開發商設計的陷阱
- 時間:2014-04-10作者:Admin
近來,受季節因素、銀行信貸緊縮等諸多因素影響,全國商品住宅成交量近期出現“普跌”。繼杭州、常州、溫州等城市出現樓盤降價現象后,多地房企先后推出“墊首付”營銷措施。
自2013年年末以來,地方政府往往選擇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其中又以提高第二套住房貸款首付款比例為主要特色。當前,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將第二套住房貸款首付比例提至65%至70%。
那么,開發商為什么會頂風作案,冒天下之大不韙為購房者墊付首付呢?筆者以為,此舉的背后掩蓋著開發商諸多陰謀,消費者不要掉進開發商設計的“墊首付”陷阱。
首先,開發商精心設計的“墊首付”,其實質是以虛假的誠意誘使那些對調控不抱希望的購房者投身購房大軍。表面看起來開發商在幫購房者實現購房夢,可實際上購房者的購房行為幫助開發商實現資金回籠。加之,開發商為購房者的墊的首付是要在約定時間內還給開發商的,這樣,購房者在買房后除了要還銀行的貸款還得還開發商的墊付款,壓力將無形中增加許多。
其次,開發商精心設計的“墊首付”,其實質是通過刺激購買行為騙取銀行貸款。當前,開發商從銀行獲取貸款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而通過民間借貸的利息又很高。于是,在目前各地對于商品房預售款的監管尚未嚴格的情況下,開發商耍起了慣用的伎倆,利用購房者的按揭貸款實現自己的資金回籠。
如果說,購房者是通過正常途徑,在政策的許可之下成功辦理按揭,則開發商的銷售行為是正當的。可問題是,在目前的政策環境下,開發商采用“墊首付”的手段幫很多不具備購房資格的購房者實現購房,其行為就變成是從銀行騙取貸款。
綜上,在目前各地成交持續下降,房價即將步入下行通道的市場大環境下,消費者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開發商的陰謀詭計所迷惑,不要為畸高房價買單。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