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衛士
- 時間:2009-03-04作者:Admin
編者按:有備無患早預防,只有安全才吉祥。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似乎有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關注安全,安全已成為人們離不開的話題,也成了企業里必抓的首要工作。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中聯世紀建設集團安全部經理朱誠強,想探究一下他對安全的認識,想感受一下他對生命的那種關愛和珍惜,更想把他在工作中的好經驗、新方法通過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去研究,取長補短,互相提高。
中聯衛士
記中聯世紀建設集團安全部經理朱誠強
█ 本報記者 唐安營
春夏秋冬,暑來寒往,在中聯世紀建設集團,有一位員工憑著對企業的忠誠和要強的性格在安全崗位上十年如一日,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先后排除各類安全隱患數百起,為企業的安全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就是安全部經理朱誠強。
提起朱誠強,領導和同事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中聯衛士”。自1999年加入中聯世紀建設集團以來,他始終以“安全是第一生命線”這一信條開展工作,平時默默無聞,從不愿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對待工作比較嚴歷,在綜合檢查中,對查出的問題都是一針見血,從不徇私情,用超強的責任心向企業交出了一個又一個合格的答卷。
為此,朱誠強連續多次被公司評為先進個人,也相繼獲得了助理工程、國家級工程師等職稱,2006年通過了全國注冊安全工程師的考試。
用責任奠基安全
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林肯【美】
朱誠強始終用這句話作為自己做事的標準,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每一項舉措都確保萬無一失,從不存有僥幸心理。
1999年6月,公司所屬的健翔橋項目EF樓配備了新型的外架——附著式整體爬升架,原以為新的設備會給施工帶來更高的效率,誰曾想在安裝的過程中卻帶來了十分大的困難,所有架子工都不會安裝使用。這時,作為棟號安全員的朱誠強積極承擔重任,他一邊閱讀說明書,一邊向生產廠家請教,一邊查閱規范資料,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搭設要求和標準,然后他一邊輔導工人,一邊跟蹤在搭設現場,搭了拆,拆了又搭,幾經周折終于順利完成了搭設任務。為了保證使用安全,朱誠強連續幾天早晨5點鐘起床對架體的每一個螺絲,每一個接點都進行細致的檢查;為了確保外架順利頂升,他親自操作液壓頂升泵站,嚴格遵循頂升作業的程序,并把整個頂升過程傳授給其他操作人員。有人問:“你這么玩命工作,值嗎?”他自豪地說:“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給了我極大的權力,權力和責任是相對的,對待安全我不能有一絲疏忽,因為我深深知道,安全沒有后悔藥。”
2002年公司承攬菜市口項目,由于項目規模較大,專門成立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增派了6名專職安全員,由朱誠強擔任安全總監。由于項目分包隊伍較多,人員復雜,而且居住條件較差,幾百名工人集中居住在地下室內,給安全管理工作帶來嚴峻考驗。朱誠強及時帶領施永平、顧品榮等安全人員,每天晚上10點鐘開始對所有宿舍的用電和用火情況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直到零點才能回宿舍休息。他們辛勤的付出保證了工人們在復雜情況下的安全,為項目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建筑工地難免會有擦傷掛破現象,朱誠強在處理這些事情時,都是先將受傷者送往醫院治療,然后再進行調查、分析,拿出處理方案;在傷者出院后,他都是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既不損害公司利益,也不讓受傷者帶情緒工作。這些年,經朱誠強處理的此類事件無一起與公司發生利益沖突。
這樣的例子在朱誠強身上數不勝數,同事們稱他是生活的勇者,是公司的忠誠衛士。用朱誠強自己的話說,古人常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訓,今朝我們把公司也看成是一個國家,它的興衰是衡量我們責任心的最好天秤。
責任與機遇是并存的,有多大責任心就有多少機遇。正因為朱誠強那超強的責任心,給他帶來了機遇,2003年那個春天,朱誠強的工作表現贏得了公司領導的認可,被提拔為公司安全科科長。
靠智慧保障安全
聰明人不一定能有智慧,但有智慧的人必定聰明。朱誠強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決不做耍小聰明的人,一定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工作中,他勤于學習,善于思考,用的自己的智慧較好保障了公司的安全工作。
在健翔橋項目工作期間,朱誠強因妻子重病請假兩個月,當妻子的病情稍有好轉,他便及時回到項目,當時工程主體結構已封頂。眼下主要工作就是拆除外架,由于是新型外架,工人們在拆除過程中很是費勁,正在這急需人才時刻,朱誠強的回來讓項目經理俞青松喜出望外,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來了,我就不用愁了!”領導的信任讓朱誠強信心百倍,丟下行囊便投入到工作中去。憑借當初看說明書和向生產廠家學到的知識,朱誠強針對這百米高架制定了嚴密的防護措施和施工方案,他要求工人在拆除過程要嚴格按照程序來做,決不能有半點馬虎,決不能存有半點僥幸心理,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工作中,他邊指揮,邊動手操作,在嚴密的防護措施下,24榀外架安全著地。工人們無不為這次拆除拍手叫好。
2000年,公司第一次以總承包的身份承攬西羅園工程。如此一來,對工程的質量、進度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體結構時,這個項目搭設的外架無論從外觀上,還是安全使用上都與規范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為解決這個問題,公司把朱誠強從健翔橋抽調到西羅園工作。在項目經理李義和生產經理施進新的大力支持下,由朱誠強指揮工人對外架進行了調整,使其能夠正常使用。由于當時正值公司起步階段,兩橦26層的高樓僅使用一臺QTZ-80塔吊,外墻架的整體爬升阻礙了塔吊的正常項升,也給塔吊的附墻頂升帶來很多不利因素,每施工兩層就要頂升一次,頂升一次就要占用塔吊較長時間,導致了施工進度出現與計劃月月滯后的現象。為此,朱誠強憑借著自己對這個新型外架的了解采取了新措施:一方面調整爬架,另一方面與塔吊生產廠家了解技術數據,在允許范圍內調整塔吊的錨固位置。就這樣把原來施工兩層頂升一次,提高到了三層頂升一次,節省了人力和物力,極大地提高了施工進度。當年,西羅園被北京市評為“安全文明工地。”
“我是中聯的一塊磚,那里需要那里搬!”朱誠強虔誠地說。同年底,朱誠強又被調到三里河項目負責安全工作。這個項目共有一、二、三號樓三橦,其中一號樓和三號樓結構相同。在一號樓主體結構施工時他就策劃著將一號樓外架轉移到三號樓去,如果按照傳統的模式就是先把一號樓的外架拆除,然后再搭設在三號樓。此時,朱誠強機靈一動,他想利用三個塔吊把一號樓的整體外架吊到三號樓。為了安全起見,他測算了整體外架的重量,又測算了塔吊的承載重量,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在塔吊交接過程中必須有一個可靠的依靠點,分解吊起。在確保絕對安全的情況下,朱誠強決定先由一號樓塔吊將一號樓的整體外架吊起,在吊到二號樓的位置時,再使用二號樓的塔吊,吊到三號樓時再使用三號樓的塔吊安裝,這必須要有一個前提,三號樓的預留孔洞要100%符合一號樓的孔洞要求,為此朱誠強親自在現場量尺寸定位,確保了下道工序順利施工。就這樣本來要近半個月才能完成的任務,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了。為此,朱誠強還撰寫了一篇題為《附著式腳手架在高層建筑上的應用》的論文,在業內引起較好的反響,諸多兄弟單位聞訊前來交流學習。當年,該項目獲得了“全國文明安全樣板工地”的榮譽稱號,也得到了甲方領導的充分認可。
以制度推進安全
2005年,公司更名為中聯世紀建設集團,朱誠強也隨著公司的壯大榮升為安全部經理。權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朱誠強敏銳地意識到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集團化的公司。眼下,迫切需要是整章建制,用科學的管理制度來推進企業的安全管理。于是,他便親自組織、參與編制了《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檢查標準》、《考核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分級《安全生產責任制》,與項目簽定了《安全責任狀》,將安全責任分解到每個班組,每個工種,每個分包隊伍,真正形成人人肩上有重擔的格局,確保了安全生產。
“付出一萬的努力,預防萬一的事故”。朱誠強針對目前安全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新特點,充分利用會議、報紙、標語等形式廣泛進行安全宣傳。每年都以“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號召人人參與,讓大家時時講安全,處處說安全,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安全氛圍。
“人是安全的第一要素,只有做好人的工作,才能將安全隱患控制在萌芽狀態”。工作中,朱誠強總抓住一切機會與具體施工人員交談溝通,強調安全生產的操作規范和要求,并會同工地安全員詳細了解工地情況,解決安全方面的各類問題,要求每個項目工地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堅持人員持證上崗,加強工地民工安全教育,使他們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他還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培訓方案,主要針對臨時用電常見病的預防,腳手架搭設的規范標準,相關的法律法規等方面對員工進行全方位的培訓,以此來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理論功底。
近幾年,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朱誠強努力下,目前在中聯世紀建設集團沒有任何人游離于安全生產責任之外,真正構建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負責的“大安全”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