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適合的溫度抓住機會
- 時間:2011-07-12作者:Admin
——《建黨偉業》觀后感
雞蛋孵小雞?也許你會覺得黨怎么會和雞蛋、小雞扯上關系?我覺得與企業也有關系……
“雞蛋孵小雞”是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提出來的,關于企業對環境適應的方式!在觀看《建黨偉業》之后,就在想毛潤之的那句話:中國不是換一個總統和皇帝就能改變的!的確是這樣,孫文的辛亥革命,袁世凱當總統、皇帝……改變了嗎?沒有。在不合適的環境下做無用功,就像雞蛋孵小雞!如果孵蛋的溫度太高,是孵不出來的,只有37.5℃——39℃是最好的孵化溫度。在當時的中國建立共產黨,就是選對了正確的“孵化”溫度。其實企業的建立也是如此,在合適的“溫度”抓住機會。
對“孵出的小雞怎樣存活”,柳傳志有個體會:“學會拐大彎”,這也是如何適應環境的問題。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共產黨學會了適應環境,與國民黨進行合作,從而在那個復雜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共產黨的拐大彎就是:不能在不適當的時候強行去改造環境,否則一定會碰的頭破血流。共產黨明白這個道理,從而在不利的環境下存活下來。其實企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學會“拐大彎”。在市場里,環境是在不斷變化的,企業如果不適應這種變化,生存將很成問題。因為沒有永遠的產品,沒有不變的市場。
對于“雞蛋孵小雞”我也有個體會:“母雞要帶小雞”,這是關于新老交替的問題。小雞剛出生需要母雞帶領他學會本領,在《建黨偉業》中,中國共產黨就是一個剛出生“小雞”,需要俄國共產黨這只“母雞”來帶領他學習本領,讓他能夠獨自“飛翔”,使中國共產黨逐漸壯大,走得更長久。企業的發展壯大,不僅要那些“母雞”,更加需要那些“小雞”,那些“母雞”要教會“小雞”本領,讓他們自己生存下去。這樣企業的人才不僅僅只有那些“母雞”,更有那些成長起來的“小雞”加盟進來,這樣企業的人才才會不斷地涌現出來。毛澤東曾指出: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最終消滅敵人。光靠“母雞”教是不夠的,“小雞”要有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的進取精神。中國共產黨正因有這種進取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長存90年,甚至更長久……企業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