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13年07月17
2013年07月17
2013年07月15
2013年07月德國房地產“高燒不退”引發中國人投資興趣
。 然而,這還不是德國房地產業最“火”的時候。兩德統一后的1995年,德國創下建成房屋數量60.3萬套的紀錄。但之后,建筑業進入結構性危機,造成大約140萬人失業。除此之外,新建民居數量連年下降,在危機之年2009年跌至15.9萬套的歷史最低點。從那以后至2012年,歐債危機中的德國房地產業又實現了25%的增長。 而這一趨勢有可能仍將持續。德國建筑業中心協會預計,接下來將有大約23萬套新建住房完工。該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安德烈亞斯·蓋爾向路透社表示:“這一數目還會增加,因為獲批建筑許可的數量也在一路攀升。” 同時,中國人對德國房產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德國科隆一家開發豪華房地產項目的公司向記者透露,該公司目前正在將科隆市中心一片原有的商業用地改建成高級酒店式公寓。從項目開盤的第一天起,前來看房詢價的中國客戶就絡繹不絕。在該公司舉辦的私人買方酒會上,也出現不少中國人的身影。在短短一兩個月內,該項目同類戶型的價格從每平方米約4000歐元一路飆升至約6000歐元,并仍處于上漲態勢。 一位來自中國、準備在此購房的女士向德國之聲表示,德國的歷史性低貸款利率和穩定的房價是讓她愿意“出手”買房的原因。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房價相比,哪怕是每平方米6000歐元的價格也仍然可以讓人接受。而德國目前平均大約3%的房貸利率是中國無法相比的。而且,這每平方米6000歐元的房產位于德國4大城市之一的中心地帶,配有管家、健身中心、酒吧和酒店式的服務。此外,近年來德國人對高級房產物業的興趣也有所增加。項目開發商表示,此類房產3至5年后價格翻番不是沒有可能。 對于中國國內的買方來說,居留許可和語言是來德國買房的兩個最大障礙。德國經濟狀況目前在歐洲名列前茅,而且這里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社會福利保障體系完善。但德國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移民國家。對外來移民的語言能力和工作收入都有嚴格的規定。盡管如此,德國高規格的建筑質量、房產的永久產權、完備的法律保障和穩定的價格對于有條件在德國安家的中國人來說,仍然非常具有吸引力。 來自:新華網
15
2013年07月09
2013年07月高溫“烤問”現代城市規劃
功能變成了為城市“增色”,而不是發揮應有的氣候調節作用,這也大大削弱了城市抵御高溫的能力。 極端高溫天氣頻繁出現,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要增加城市“綠肺”面積,給生態系統“解毒”,變“火爐”為“氧吧”,在城市規劃與建設中應該要更多地關注“生態”。 首先要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綠化應是全方位、立體化的綠化,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城市留出盡可能多的綠地和水域,擴大樹木和草坪的種植面積,同時“綠化”城市建筑物群的房頂和墻壁,以吸收城市空氣中的熱量,降低城市溫度。 “種樹”,是給“火爐城”降溫,為市民們綠蔭關懷的主要手段。如今有很多城市,談到綠化就只知道種草坪和移栽大樹,可實際上,這種非自然的綠化在給城市降溫方面,作用并不太明顯。 其次,要加大城市“通風道”建設。具體來說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要拓寬城市道路,路面盡量采用保水性能和透氣性能好的材料鋪設,使熱量得以快速散發出去;二是要保持好高層建筑物之間的間隔,并向低層化或向地下空間發展,做好隔熱和遮光處理,減少熱量輻射;三是要多用可循環再生材料,發展低能耗經濟。 最后,還要實施“城市降溫”計劃。有專家建議,在城市地下鋪設降溫專用管道,以循環流動的無污染冷水給城市降溫,沿江或沿海城市還可以通過地下通道引入流動的江水和海水實施降溫,這些建議是否可行,都可以調研和論證。 一個能讓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必然要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城市熱浪給我們的最大啟示,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要將生態和綠色的理念,貫穿于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整個過程。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09
2013年07月08
2013年07月6月北京個貸交易量下滑15%
,也造成了貸款使用人群的減少。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預計二手房住宅簽約套數的反彈幅度將在7月份放緩,整體資金收緊,明顯影響買賣雙方心理。銀行間市場缺錢,央行沒有釋放更多的流動性,暗示中國貨幣政策已開始由數量調控逐漸轉向質量和結構的優化。貨幣政策已經由寬松轉向穩中趨緊。而房地產市場這么多年的畸形發展,的確主要依賴超發的貨幣。一旦資金收緊,房地產的漲幅肯定被抑制。 購房新政仍有殺傷力 “偉嘉安捷”企劃經理吳昊表示,統計數據顯示,6月住房貸款交易量所占比重僅為30%,住房貸款市場持續“疲軟”是造成交易量下滑的一大原因。吳昊分析,雖然現階段市場已度過與新政的磨合期,然而二套房首付比例的提高以及交易中20%的個稅仍然在市場里發揮著“威力”,導致全款購房者激增,造成二手房成交量上升、貸款減少的現象。另一方面,公積金貸款政策繼“認房又認貸”后再次趨緊,購房人使用公積金貸款需“先網簽,后評估”,約10個工作日的網簽審核,造成一部分公積金貸款使用率的下降,這也是6月貸款總量下滑的原因。 >>分析 資金緊張會明顯影響購房者 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部表示,在5月中旬時,各地對房地產貸款的審批已經收緊。只不過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房價行情,忽略了房地產資金狀況的變化。在房地產業的發展中,資金、土地歷來是兩大支柱。這些年來貨幣超發已經為房地產業注入了太多太過豐盛的“血肉”。 在我愛我家看來,這次央行不肯釋放更多的流動性,已經表明貨幣政策轉向穩中趨緊,“銀行資金緊張,肯定會明顯影響購房者,因為大部分人買房都需要借助銀行貸款?,F在一些銀行已經在提高個人住房貸款的要求”。 來自:搜狐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