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2013年06月世博兩地塊45億元成交
前述兩成交地塊同批入市,也將于昨日出讓,只不過在6月6日時,上海規土局突然發布公告稱,根據招商等相關情況,出讓人終止A13A-01地塊的出讓活動。資料顯示,該地塊也是商辦用地,掛牌起始價為12.6128億元,起始樓板價同樣為28429元/平方米。 業內人士認為,即使并非完全的市場化運作,與前年及去年多數央企以19000元/平方米樓板價的拿地相比,此次中國電科和中國銀聯以28429元/平方米的樓板價拿地,仍然是央企在世博拿地的新高。 德佑地產分析師趙葆根也指出,盡管昨天的世博土地均以底價成交,但仍無法掩蓋滬上土地市場的過熱局面。根據德佑地產市場研究部監控的數據顯示,5月的本市經營性用地的平均成交樓板價高達14490元/平方米,創造了單月新高。 6月至今,全市經營性用地的平均成交樓板價更是達到15804元/平方米。 (記者 張駿斕) 來自:百度新聞
20
2013年06月中國首只美國房地產指數基金將問世
trust index)表現為目標的新基金。 近年來美國房地產成為中國富人的投資首選。來自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也已開始試水美國,今年進行了數筆大規模收購。 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周三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計劃投資約10億美元在紐約建一座萬達酒店,若一切進行順利,可能于第三季度正式宣布。較早時,萬達剛宣布投資近7億英鎊在倫敦建五星級酒店,并以3.2億英鎊收購英國最大豪華游艇制造商Sunseeker。 來自:新浪財經
20
2013年06月中日韓自貿區將成全球第三大經濟板塊
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歷程 經過近10年的反復磋商研討后,2012年11月,中日韓三國經貿部長在柬埔寨宣布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目前,三國自貿區談判已完成首輪,第二輪談判將于今年7月31日—8月2日在上海舉行,年底還將在日本舉行第三輪談判。 18日中日韓三方在山東威海就中日韓自貿區建設問題進行研討,本次會議討論了中日韓自貿區的意義、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問題。 中日韓自貿區將成世界第三大經濟板塊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秘書長申鳳吉說,中日韓自貿區一旦建成,將形成一個擁有15億人口和15萬億美元GDP的共同市場,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板塊,為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升三國合作打下堅實基礎。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俞建華表示,作為東亞地區經濟實力最強、貿易與生產聯系最為密切的三大經濟體,建立中日韓自貿區是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中國政府愿意同日、韓政府一起,積極務實地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建設。 據統計,2012年,中日韓三國GDP合計達到15萬億美元,占亞洲的70%,全球的20%.同時,三國也是全球貿易大國,2012年三國出口總額達到3.4萬億美元,占全球貿易的19%。中國商務部預測,中日韓自貿區建成后,中國的GDP獲益增長1.1%至2.9%,日本獲益增長0.1%至0.5%,韓國獲益增長2.5%至3.1%。 中日韓自貿區有很多先天障礙 19日,中國商務部國際經貿關系司副司長孫元江在山東威海表示,自貿區的建設,不可避免地都會對相關國家的敏感產業造成沖擊。中日韓自貿區的建設對中日韓三國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但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和建設也并非一帆風順,具有很多先天的難點和障礙。中日韓貿易收支嚴重失衡且存在貿易壁壘,日韓對貿易赤字增減的關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三國自貿區的進程。盡管存在種種困難和障礙,但應認識到建立中日韓自貿區是著眼于未來的戰略舉措,是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勢所趨,也是中日韓三國工商界的共同期盼。 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內容廣泛,不僅包括關稅減讓,還應涉及產業合作、貿易便利化和創建標準等。對于農業等敏感領域以及談判模式等具體問題,應仔細研究,妥善解決。俞建華認為,中日韓自貿區談判致力于達成高開放水平、高規則標準、利益大致平衡的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協議。同時,未來的三國自貿協議也將是一個平等互利的協議。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19
2013年06月19
2013年06月19
2013年06月北京南京等多地房產稅試點"最終版本"方案上報
5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平均環比上漲0.91%,漲幅比4月略降,但自去年6月以來,這一指標仍保持連續12個月上漲。 市場人士認為,現有的調控政策效應正在遞減。多位專家建議,應對調控政策進行調整,使之更好地平衡市場。其中,作為樓市調控長效機制之一,房產稅試點擴圍已迫在眉睫。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19
2013年06月18
2013年06月18
2013年06月中國1/6耕地重金屬污染 修復資金需6萬億元
量耕地早已遭受重金屬污染。 關于耕地重金屬污染的消息近年來不絕于耳。長期關注我國土壤污染問題的中國土壤學會副理事長張維理就曾表示,目前,我國土壤污染呈日趨加劇的態勢,防治形勢十分嚴峻。 據媒體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2011年10月份曾表示,全國3億畝耕地正在受到重金屬污染的威脅,占全國農田總數的1/6。環保部文件顯示,在對我國30萬公頃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壤有害重金屬抽樣監測時發現,有3 .6萬公頃土壤重金屬超標,超標率達12.1%。國土資源部統計表明,目前全國耕種土地面積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屬污染。 耕地受到重金屬污染影響嚴重,農業部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專家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資源與區劃所研究員陳世寶博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重金屬污染耕地帶來的直接后果是耕地質量下降,導致農產品的品質和質量下降,出口受限,同時對人體健康帶來潛在危害。 環保部門一項統計顯示,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 “現在我國土壤污染比各國都要嚴重,日益加劇的污染趨勢可能還要持續30年?!敝袊寥缹W專家,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潘根興曾做出如此斷言。他表示,不僅污染加重,而且還在轉移擴散。 修復資金需求超數萬億元 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提出:“要盡快采取措施,對現有受污染的耕地進行修復處理?!? 與大氣和水污染相比,土壤修復顯得更加困難。農業部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專家組成員、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蘇德純表示,不僅土壤污染危害嚴重,并且與一些有機污染物不同,土壤中的重金屬無法降解,與土壤分離難度非常大,修復非常困難。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研究中心主任陳同斌也曾表示,即使是輕度污染的地方,要除掉土壤中的重金屬最快也要三到五年。 “理論上說,重金屬污染土壤是可以被修復的,但完全恢復其生態功能很難?!标愂缹殞Α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弑硎荆壳埃澜绺鲊槍χ亟饘傥廴就寥捞岢龅男迯痛胧┯泻芏喾N,污染土壤修復主要包括兩大原理:遏制(in-aiturem ediation)與去除(rem ove,ex-situ),基于上述兩大原理,污染土壤修復主要有隔離包埋、固化穩定、熱冶分離、化學穩定、電動修復、客土和翻土、土壤淋洗及生物修復等(包括植物修復),但每種措施都存在一定的應用局限性,并存在或多或少的其他問題,其中有些甚至是難以克服的技術難點?!爸亟饘僖坏┻M入土壤,再進行修復非常困難,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經費?!标愂缹氄f。 以上世紀70年代日本富山縣土壤修復為例,一共863公頃(12945畝)農田,總共投入3.4億美元,花費了33年時間進行客土法修復完成,平均每畝修復費用近18萬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對于大米的鎘限量標準為0.4m g/kg,而我國鎘米限量值僅為0.2m g/kg,健康風險控制是要嚴于其他發達國家的,大米中鎘限量標準嚴,意味著土壤中鎘的質量標準也相應地嚴格。陳世寶表示,以日本鎘污染土壤修復案例來說,如果按照我國大米鎘標準,那么修復成本和時間將更加巨大,修復措施也更加困難。 專家表示,相對來說,在土壤修復過程中,客土法成本更昂貴。但據業內人士透露,即使采取較便宜的辦法如植物修復法修復土壤,每畝的修復成本也達到兩萬元,還需連續種植數年,總投入數額驚人。如果按照每畝地修復成本兩萬元、以羅錫文所稱全國3億畝耕地重金屬污染計算,總體算下來,我國耕地修復總體所需資金將達6萬億元。 當務之急是控制源頭污染 在專家看來,目前很難預估我國耕地修復需要多少時間和投入。陳世寶認為,具體污染土壤修復需要多長時間,要結合污染程度、污染元素種類、污染面積、采取何種修復措施,另外,還要根據所制定的修復目標,不能一概而論。 記者了解到,2006年,國家環保部與國土資源部組織了一項耗資10億、為期3年的全國性土壤污染調查,但迄今為止調查結果始終未向公眾公布。 “現在我們有太多的未知。”蘇德純表示,首先,我國耕地受重金屬污染的程度、污染元素種類、污染面積均是未知;其次,我們的修復目標到底如何?怎樣才算修復好?是達到國家規定的土壤二級標準?還是說僅僅達到農作物的重金屬限量值? 有專家表示,由于土壤污染底數不清,導致污染原因、種類、范圍和程度也成為盲點,防治措施也相應缺乏針對性。 “技術上問題不大,但修復資金肯定是一筆巨資,這筆錢由誰出,也是一個大問題?!敝袊h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據悉,根據《全國土壤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用于全國污染土壤修復的中央財政資金將達300億元,包括受污染農田、城市“棕色地塊”及工礦區污染場地“這點錢,來修復重金屬污染的耕地,塞牙縫都不夠!”一位業內人士說道。 針對耕地污染的修復,蘇德純建議,根據現有耕地污染情況,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并根據不同的情況,調整耕種制度和耕種結構,“當前的狀況,只能是邊修復邊生產?!标惸軋鰟t認為,推動被污染農田土壤修復,當前急需完善我國土壤環境管理的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和標準體系。 業內專家們一致認為,當務之急是控制源頭污染。“在重金屬污染防治中,須源頭控制過程阻斷末端治理相結合,其中,源頭控制是關鍵。千萬要防止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經濟發展之路。這也是目前我國所提倡的生態文明的核心內容之一?!标愂缹氄f。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