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14年05月專家:大多數人收入被平均 房價與價值背離
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所長 潘璠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日前表示,“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已全面啟動。“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一個5年,及早動手編制好規劃,意義重大而深遠?! 〔贿^,輿論似乎更關注有關部門官員的一句話,“目前我國人均GDP已達到6700多美元,屬于中高收入國家的行列,目標是希望通過‘十三五’的努力,用世界銀行的標準接近高收入國家的行列,如果做得更好一點,可能就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辈簧偃藢ξ覈皩儆谥懈呤杖雵摇钡奶岱ū磉_質疑。其實,這樣的情況不止一次地出現過。每當有政府部門或研究機構提出全國或某個地區達到世界中高或高收入水平時,質疑與不滿之聲便很強烈。 事實上,若從數字數據和國際標準來看,我國人均GDP已邁入“中等偏上”國家的行列?! ∮嘘P資料顯示,世界銀行是按照人均國民總收入作為劃分標準的。GDP加上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再減去對國外的要素支出,就構成了國民總收入。由于國外要素的收支規模有限,所以人均國民總收入與人均GDP往往相差無幾。按照世界銀行目前的標準,中國確在“中等偏上”之列。由此看來,這位官員的觀點有一定道理?! 〔贿^,這也并不是說網絡上的質疑之聲是無理取鬧。因為,2012年,在參與排序的214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位居第112位。這也是現實??梢?,人均GDP不僅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如此,才是更加全面、科學的態度?! 窨偸杖胧窃贕DP的基礎上調整得出的。因此,國民總收入不是居民個人實際得到的收入,其中只有一部分會轉化成居民的實際收入。GDP或國民總收入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間內新創造的價值,可以從生產、分配和使用3個維度進行分析。在這3個維度中,民眾感覺最為直接的當然是分配。新增加的價值要在政府、企業和居民個人之間進行分配,三者間的關系此長而彼消。如果政府財政稅收或企業收入的實際增速快于GDP增速,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就可能下降。這種情況曾經持續過很長時間,反映出絕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依然很有限。2013年,中國基尼系數為0.473,依然遠遠高于0.4的公認警戒線,也反映出居民收入水平呈現很強的偏態分布,大多數人的收入被少數人平均了。如果要再考慮與價值嚴重背離的房價,絕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就更遠離“中高”應有的含義?! ∪绻麖纳a的維度考察,GDP、國民總收入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居民收入都是增量,但增量產生的過程中消耗多少存量和消耗的方式確有不同。比如建一座新樓,與推倒一座舊樓后再建一座新樓,增量都是一座新樓,存量卻是兩座和一座的差別。如果從使用的維度考察,同樣數量的新增價值,由于使用的方向不同,其效果也會不同:或是有部分拿去搞重復建設、形成產能過剩,或是有部分不得不用于治理對資源環境造成的破壞,或全部可以用于創造新的生活;或是打造豪華,錦上添花,或是改造普通,雪中送炭,等等?! ∶嫦颉笆濉?,且行且努力。如果僅以“爭取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為目標,只要繼續把總量做大就行了。但要使更多的人享受高質量的生活,就需要調整結構、提高效益、轉型升級、多點支撐;就需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轉變發展方式;就需要完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縮小收入差距,讓更多的人分享改革與發展的成果;就需要把價格水平控制在合理區間,且促使房價向著與價值相符的方向回歸,使廣大民眾在扣除消費價格和房價因素之后,在“十三五”末期真正實現“兩個翻一番”的小康目標。而這些,遠比做大總量更有實際意義。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04
2014年05月征地財政最大的損失不是農民 是城市自己
總數當在2億以上。減去這部分常住城鎮的農村戶籍人口,常住在農村的還有多少?6.24億,占總人口的48%。要是這48%的人分享10%的總產出,經濟也非常失衡。所幸很多人常住農村,但從事的是非農業活動,包括現在不少通勤人口住在農村,但每天到城鎮工作。這部分沒有很精確的統計,或可估計為占總人口的15%-20%。這樣,還有約30%的總人口分享10%的總產出。整體看,現在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依然有3倍之高?! 〕青l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很大,本身是城鎮化的動力,因為人往高處走是不可抗拒的規律。這也是我們討論城市化問題的微觀基礎。特別是農村人口不斷更新,受教育的年輕人在增加,80后、90后、以后還有00后,他們必定會對這個差距做出反應,一定還會有很多人往收入的高處走。從這點看,說中國的城鎮化方興未艾,是滿有把握的?! ∪绻怀龃蟮牟铄e,農業占總產出的比例還會趨小。這不是說農業不重要,但需求方面有一個恩格爾定理,就是當人們的收入提高了以后,用于吃的開支比重會下降??梢钥纯窗l達國家,比如說英國也是一個人均1.5畝耕地的國家,耕地稟賦跟中國差不多,但英國現在的GDP當中農業份額僅占0.5%。中國的上海,GDP中的農業份額也已經是0.5%了。如果這個趨勢出現,更多人口成為城鎮的常住人口、戶籍人口,應該可期。 一方面人往高處走,另外一方面,不同的產業活動各有適宜的空間居住模式。農村住得非常散,因為技術基礎是光合作用,每塊土地都要種上莊稼,農民步行種地,還要拉上一頭牛,走不了多遠,只能靠近耕地居住。農村最小的居住點叫自然村,好像是自然形成的,其實是與傳統農業生產相適應的一種空間布局。工業的情況則不同,不需要那么分散的居住。工業開始依賴于自然動力,位置和規模也比較依賴河流或礦產,等到電力、長距離傳輸、運輸革命發生以后,工業人口就開始集聚和集中,而后來的現代服務業則可以讓人口更加集聚。所以產業結構的變化,會帶來空間居住模式的變化,從非常分散的、自然的、貼近耕地的居住模式,演變成集鎮、城市和大都市。這也提供了經濟增長、投資和再配置空間的機會。關于這一點,我相信有分歧也不大,中國在這件事情上還有很大的潛力,會經由城鎮化率的逐步上升來拉升內需?! ∧敲?,什么話是沒把握說的?在我看來,就是數目還非常巨大的潛在的城鎮化人口究竟會怎樣流動?會向哪些城鎮集聚?城鎮化不能只抽象地講,城市是有位置的。究竟集聚到哪個城市,哪批城市,在這個問題上還看不準?,F在差不多所有的城鎮,都認為人口、投資、機會會到他們那兒去,所以現在幾乎每個城鎮都在大干?! ∵@里含著一個假定,似乎只要我們這個城鎮夠級別,人就會來,只要把縣變縣級市,變成地級市,最好再升格為副部級城市或計劃單列市,人就一定會來。但是在經驗上,人口流動、集聚到哪里,與那個地方的行政級別不完全有關。同樣級別的城市,有的非?!罢腥恕保械木褪鞘钩鰷喩斫鈹?,人家還是不去,或去得不那么多。 拿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數字的變化來看,十年之間,全國600多個城市的人口,有的負增長,有的零增長,有的高速增長。上海在2000年-2010年間,常住人口增加了38%,一些靠近上海的城市,蘇州、昆山等地,增長了40%。但是稍微遠一點的,如鎮江十年人口增長7%,年平均只有0.7%,中心城區人口是減少的。有個小組最近在開封做研究,說開封那10年的人口增長幾近于零,其實就是人口外流?! 〉F在行政主導的城市體制,每一級都在發動“城鎮化”,大家相信一條“定理”——只要上基礎設施,搞公共服務,人就會來聚。這個定理看來還要檢驗。早期是對的,因為在極度缺少基礎設施的時候,哪里建,人口就到哪里聚。但現在情況已有變化。很多地方大修基礎設施,“超前”很多年還是不吸引人,空空蕩蕩。投資要算回報的,現在各個城市投資的邊際回報率差別很大。怎么可以忽略這個力量呢?誰忽略它,就會受到經濟規律的懲罰。 房地產投資也集聚。我看到行內的估計,整個房地產投資有一半集中在不到50個城市。全球也有這個特征,全球房地產總投資的一半集中在30個城市。對這個集聚之勢恐怕還是要認頭,因為不是農業文明了,不是每塊地都一定能變成中心的。現在的問題是很多城鎮不認這個頭,就要把自己這個地方建成世界中心,就靠把架構拉大,就靠多征地、高強度投資、上項目,反正拿烏紗帽壓,“不換思想就換人”?,F在就是這個矛盾沖突。實際的人口流動不聽這個,經濟資源的集聚也不完全聽由行政力的擺布?! ∠裾憬x烏,不過一個縣級市,涌去了多少人?憑什么,不就靠近鐵道線嗎?不就是個縣級市嗎?鐵道邊上的縣級單位多了去了,要承認人往哪里聚的學問非常大,流動的要素像水一樣,水無定勢。別認為著急慌忙給他們發個保障房就可以把人留下,人家還不一定都留下。究竟哪些走,哪些留,最后聚到哪里,未來星羅棋布的城鎮究竟怎么分布,我們現在對此所知甚少。真正有把握的話,還沒有幾句好講?! 栴}來了:對涉及面甚廣、影響因子很多、所知甚少、沒把握或不完全有把握的事項,選什么體制來應對?用經驗來說,用集中權力、自上而下發布命令的體制一定會輸得很慘。不是說計劃體制完全沒有優勢,目標單一又明確的事務,譬如要打仗,戰時經濟差不多都是指令計劃經濟。但是,和平時期要滿足多重目標,資源配置與協調需要的信息量太多,集中處理就相形見拙?! 〕鞘邪l展比工業生產更為復雜。政府在城市化和城市建設、管理中當然要起重要的作用,但政府尊重市場規律,是政府更好發揮作用的關鍵。城市經濟里各種相對價格的變化包含大量信息,也決定性地影響人口流動和集聚的去向。如果城市領導人對市場相對價格知道太少,大權在握就下命令指揮,非要與市場對著干,結果就很難經得起長期經濟發展的檢驗。加上我們的體制尚在轉型,市場化改革遠遠不到位,所以就容易形成很多資源錯配?! 〕霭l點都挺好的,誰不想把自己的城市建設好?憑什么就是一個大上海?為什么我們這個城市就不行?既是人之常情,也是經濟發展一個重要動力。但是愿望要受規律的制約,我們現在對城市文明的很多規律所知甚少,比如聯合國人居署署長CLOS Joan先生講到過一個指標,說比較適宜居住的城市,一平方公里要有80個路口。其實他當過市長的巴塞羅那,是歐洲非常適于人居的城市典范,它的密度是靠建筑布局好。我查過,巴塞羅那一平方公里有103個路口。浦東多少呢?農村區不算,17個。北京市的北部城區只有14個,差了一個數量級。所以現在很多城市修的都是“馬路”,那是走馬的,不是“街道(street)”,不是讓步行的人可以方便行走的城市街道。不便利的城市怎么生活?好像都是用來游行檢閱的,大馬路又寬又直,壯觀而過癮,但生活在里面的藍領、白領、金領、服務業的,他們的生活就不便利?! 〗衲?月我在哥倫比亞大學訪問,零下20度。我走了很多紐約的街道,兩個路口之間僅一分鐘步行時間,大道和大道之間也就兩三分鐘。開始不理解,為什么搞那么密,得投資多少修街道和設施,后來才明白這“格子化”的城市布局,土地賣得最好。為什么?小街區中間的地塊也便利,可以有更多的商業設施,是密度的另外一型。而帶來的問題,是城市公共空間不夠,不夠大氣。全是小街道做商業很好,但是城市還得有市民精神。后來到曼哈頓,從第59街開始,也是受到19世紀中葉巴黎大改造的風氣影響,市中心來一個800多英畝的中央公園,周圍配了很多博物館、文化設施,紐約大氣起來了。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29
2014年04月北京啟動地理國情普查 構建城市地理信息大數據庫
到2015年底將持續開展全國地理國情普查。2014年4月24日,北京召開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會,全面部署普查工作?! ”本┦幸巹澪撠熑苏f,地理國情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獲取地理國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態以及人類活動基本情況的基礎性工作。 該負責人介紹,首先將對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況進行普查,如地形地貌、植被覆蓋、水域、荒漠與裸露地等的類別、位置、范圍、面積等;也將對人文地理要素情況進行調研,如交通網絡、居民地與設施、地理單元等的類別、位置、范圍等?! ∽罱K,北京將構建一個包含全部城市地理信息的“大數據庫”。 北京市規劃委負責人說,“在精細化管理方面,北京將在中心和密集區提供更有力的數據支撐”。他介紹,北京的地理數據基礎在全國已居領先地位,目前全市基本比例尺1:500地形圖已覆蓋市城區四環以內,更新周期為半年一次;1:2000地形圖覆蓋部分平原范圍,更新周期1年;1:1萬地形圖覆蓋全市域,更新周期平原地區為1年,山區為4年,“到‘十二五’末期,全市地上建筑、綠地、道路等數據將全部集成在一張地形圖上”?! ≡撠撠熑朔Q,本次北京的地理國情普查,將更傾向于應用開發,讓“大數據”運轉起來。他說,普查數據將被整理、匯總后形成4大數據庫、6個報告、6個數據管理系統、6個監測應用成果、一系列地圖圖件成果等;所有普查成果,將在2016年1月起,為政府部門提供共享服務,部分可公開發布的普查成果,將通過“天地圖”為普通群眾提供服務?! 〉?,這些地理信息“大數據”具體如何應用? 作為試點項目,北京市測繪院的工作人員已完成西城區金融街的部分普查。負責人現場演示了已創建的部分系統,輕點鼠標后系統彈出金融街區域中所有學校,數據顯示出金融街現已有的各類學校,包括大學、中學、小學、職業學校等;系統右側圖自動顯示出每所小學在750米服務半徑中能覆蓋到的住宅,每所中學在1000米服務半徑中所覆蓋的住宅?! ”本┦幸巹澪撠熑私榻B,在構建的系統中圈定一個區域,再點擊一個鍵,將彈出所有地表覆蓋類型面積的數據和占比,隨意點擊某轄區內任何一棟住宅樓,便能顯示這棟樓相應的基本信息;系統甚至能自動排序,分析出該區域房屋建筑區、林地占比多少。 該負責人說,系統完全建成后,不僅能讓政府掌握地表自然及經濟社會詳情,也能提高地理國情信息對政府、企業和公眾的服務能力,還能輔助制定開發戰略與規劃,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和各類資源配置,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輔助做好防災減災和應急保障服務。 該負責人稱,北京將立足市情,圍繞首都核心區、平原區和山區三個層次的不同關注點和應用需求,制定地理市情普查監測與應用內容和指標;如果其他行政部門需要,系統中還會單獨開發交通、住房、水環境、土地、環保、人口等專題?! 〉谝淮稳珖乩韲槠詹闉槠?年,從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從本月起,北京市地理國情普查將進入收集數據的階段,主要包括普查底圖制作、數據采集與處理、外業調查與核查、數據庫建設等。(完) 來自:中國新聞網
28
2014年04月何種成果能讓油漆比鋼還硬
,目前正在與企業合作,推向市場。該技術在印刷行業、家具行業也有廣泛應用前景?! 〗冢瑥偷┐髮W光源與照明工程系舉辦“中國光明行——先進照明技術論壇”,在上海、廣州、杭州等6座城市展開巡講,向行業發布最新技術成果,預測LED照明的發展趨勢。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22
2014年04月美國房貸標準降低:首套房最低首付僅3%
行得到抵押貸款買房。一年前,這一比例是5%。如果有親友、非營利機構或政府愿意為他們提供首付,貸款人甚至可以不花一分錢從銀行得到貸款?! 「粐y行(Wells Fargo)——美國最大住房抵押貸款銀行,今年開始允許那些信用水平較高、購買了抵押貸款保險的借款人為首套住房僅支付5%的首付,其中2%的首付可以由借款人的親友代其交付。 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這兩家政府支持的房貸巨頭,表示將購買首付低至5%的貸款,前提是這些貸款已包含按揭保險。房利美信貸專員羅布·舍費爾(Rob Schaefer)指出,保險公司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不斷增強,由于聯邦住房管理局(FHA)收取的費用較高,使得私人保險對于信用評分較高的借款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硪环矫?,銀行降低了對貸款申請者信用評分標準。這也標志著銀行在接受貸款申請者時,不再那么挑剔。據某抵押貸款軟件提供商提供的數據,3月申請貸款者的評分維持在755,與去年同期的761相比有所下降。由FHA提供擔保貸款購房者的信用評分也從一年前的696下降到684?! ∶绹鞔筱y行不約而同地選擇放寬抵押貸款標準,與近期銀行業經營狀況欠佳有關?! 彰绹鞔筱y行陸續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抵押貸款業務普遍表現不佳。美國銀行一季度虧損2.76億美元,抵押貸款銀行業務收入較低。摩根大通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19%,至52.7億美元,新簽抵押貸款同比大幅下滑68%至170億美元。與此同時,富國銀行發布的財報顯示其抵押貸款業務繼續下降,此項業務收入從去年同期的28億美元降至15億美元?! 》N種跡象表明,在過去一直為銀行帶來巨大利潤的抵押貸款再融資業務已經基本耗盡。抵押貸款銀行家協會(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MBA)預測2014年發放的抵押貸款為11000億美元,比2013年的18000億美元減少36%。“隨著再融資大幅下降, 大家都在競爭信貸發放這塊大餡餅的一小部分?!倍鄠惗嗟烂縻y行貸款部副總裁邁克·科普利說道。 為了尋找新的利潤點,銀行將不得不爭奪那些可能沒有完美的信用記錄和大量首付的借款人?! ⌒刨J松動 在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過去五年后,美國人似乎正在找回對房地產的興趣。據最近的一項蓋洛普民意調查(Gallup poll),30%的美國人認為房地產是最好的長期投資,黃金和股票以24%并列第二。雖然目前美國人對房地產的熱情與2002年購房高峰期相比相差甚遠,但美國從次貸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的速度驚人?! ⊙呕⒐痉治鰩煼茽枴ょ隊柭?Phil Pearlman)說道:“對于投資,一瞬間被點燃的熱情讓我們集體失憶?!薄 ∈袌鰧Ψ康禺a不斷上漲的熱情以及銀行陸續降低抵押貸款標準讓人們不由自主地聯想到8年前的次貸危機。 美國次貸危機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導致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發金融風暴。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前幾年利率水平較低,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 〈渭壍盅嘿J款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一些貸款機構向那些因信用記錄不好或償還能力較弱而被銀行拒絕提供優質抵押貸款的人,提供次級抵押貸款用于購買住房,貸款利率也會相應地比一般抵押貸款高很多?! 〉S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貸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貸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钨J危機導致美國的住房銷售量和售價明顯下降,由于金融危機蔓延到實體經濟導致企業盈利驟降、失業人數增加,住房貸款的壞賬比例還在增加,商業地產也出現問題。只要房價一直下跌,與房地產相關的證券類資產就會不斷貶值,這使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進一步增加,從而引發更為嚴重的信貸緊縮?! ≡谶^去的幾年中,美國政府一直采取積極措施逐漸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量化寬松政策在拯救危機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經濟已經反彈并在持續恢復中?! 男枨蠓矫婵?,美國存在著“地產復蘇—消費改善”的良性機制。經濟恢復帶來了就業整體的改善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個人消費能力的提高。同時,家庭債務的清償以及家庭信貸壞賬率、拖欠率的下降,使得資產負債表得以修復,信貸投放意愿有所提高。這些都為地產復蘇和穩定消費提供了條件?! ×硪环矫?,2012年以來地產市場復蘇,房屋價格企穩回升,進一步改善了金融部門和家庭資產負債表,夯實了消費增長的基礎,增強了宏觀需求能力?! ∶绹》渴袌鲆呀涀叱隽松疃然聽顟B,房價上漲速度超過人們的普遍預期。但房價快速上漲正在引發新的擔憂情緒:這是否意味著下一場的泡沫? 不過就目前而言,這種擔憂還為時尚早。全美住房價格與收入之比仍舊遠遠低于長期平均值。 “信貸雖然出現松動現象,但它是從緊的起點開始松動?!?MBA的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弗拉坦托尼(Michael Fratantoni)說道。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22
2014年04月18
2014年04月鋼鐵行業用環保將過剩和霧霾裝進"籠子"
保持良好穩定的治污水平,并逐步提升?如何針對當前普遍的氣體污染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攻關,為保護大氣環境作出應有的努力? “必須用環保之劍助力鋼鐵工業淘汰落后,化解產能過剩?!痹?月8日~10日北京召開的第七屆鋼鐵行業污染治理與脫硫脫硝研討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展與科技環保部副主任黃導的話擲地有聲?! 〖夹g為“矢”集成優化除“廢” 保衛藍天,鋼鐵行業重任在肩。會上,黃導作了題為《集成優化創新推廣——談鋼鐵工業脫硫脫硝技術發展進步與存在問題》的學術報告。他在報告中提及,一些區域的鋼鐵等重化工產業密集,污染排放已超出環境承載能力。據權威部門分析,盡管目前對鋼鐵煙粉塵等大氣污染物與PM2.5和霧霾間的關聯性尚缺乏系統、全面的研究,但僅鋼鐵工業一次污染物的排放量就已經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也使鋼鐵行業成為政府對大氣環境整治的重點行業。因此,必須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減少污染物排放?! ↑S導認為,我國的大氣污染治理尤其要加快重點行業煙氣脫硫、脫硝和除塵改造工程的建設。所有燃煤電廠、鋼鐵企業的燒結機和球團生產設備,石油煉制企業的催化裂化裝置以及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都需要安裝煙氣脫硫設施,每小時20蒸噸及以上的燃煤鍋爐要全部實施煙氣脫硫?! 暗?015年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新建和改造燃煤機組脫硫裝機容量為5970萬千瓦,新建和改造鋼鐵燒結機脫硫1.6萬平方米?!秉S導對今后的治理目標這樣總結道?! ∑平鉄Y脫硫脫硝難題。黃導指出,目前,鋼鐵企業的燒結脫硫技術在推廣過程中遭遇下列挑戰:一是燒結脫硫投資大、成本高。據了解,每噸燒結礦脫硫成本為5元~14元不等,脫除1噸二氧化硫成本為2000元~5000元不等。二是適合燒結煙氣的脫硫技術仍需繼續配套和優化,燒結脫硫技術和經濟風險仍然較高。三是近年來鋼鐵行業全面虧損,對燒結脫硫的全面有效實施造成一定的影響。廣大企業呼吁國家應針對燒結脫硫出臺有關類似脫硫電價的專項支持政策?! ∫虼?,他認為,燒結煙氣脫硫專業化委托運營模式、合同環境管理服務模式要不斷創新。首先,為實現“運營效果較好、運營成本較低”的目標,鋼鐵企業與環保專業公司開展煙氣脫硫合作應當相互協作、相互支持。其次,鋼鐵企業應選擇工程管理經驗豐富,設備運行穩定可靠,技術相對系統、成熟安全,有資質和誠信的脫硫公司作為合作伙伴。 黃導建議,各鋼鐵企業應盡早實施燒結機提高密封性改造,減少設備漏風率,并認真研發推廣燒結煙氣循環及綜合治理技術,同時搜集國際燒結脫硝技術案例,進行比較分析。各環保技術公司應加強與現場工藝技術人員的結合,兼顧其他污染物的處理,留有去二英、脫硝、重金屬等多種污染物的接口,形成系列的可選項、可升級的系統技術方案?! 〖訌姶髿馕廴揪C合治理和系統集成。黃導強調,應加強“三廢”(廢氣、廢水、廢渣)污染協同防治,鼓勵以干法凈化技術代替濕法凈化技術,優先采用高效袋式除塵器。燒結應盡可能選用低硫礦,機頭煙氣優先采用煙氣循環技術和電袋復合除塵技術;燒結煙氣脫硫工藝應充分考慮脫硫副產物的綜合利用和多污染物的脫除;煙氣脫硫工藝的選擇應遵循“經濟有效、安全可靠、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因地制宜”的總原則,同時兼顧多組分污染物的脫除;電爐煙氣宜采用“爐內排煙+大密閉罩+屋頂罩”方式捕集;電爐煙氣、電渣爐煙氣、硅鐵顆粒物宜采用袋式除塵器凈化,應采用覆膜濾料;火焰清理機和軋機含塵廢氣,優先采用塑燒板除塵器凈化。 達標將污染裝進“籠子” 鋼鐵行業環保成本壓力大。中國金屬學會王維興教授也到會作了學術報告。據他分析,目前我國鋼鐵行業噸鋼平均環保成本約55元,先進企業的噸鋼平均環保成本約比落后企業高1.5倍~2倍。僅以治理廢水和廢氣的成本為例,先進企業的治理成本為100元/噸~107元/噸,而落后企業為36元/噸~44元/噸;燒結脫硫的治理成本為5元/噸~14元/噸,增加脫硝后,成本要增加1.5元/噸~4.2元/噸。廢氣粉塵排放濃度標準由100mg/m3~150mg/m3降到20~50mg/m3,廢氣治理運行成本要增加30%左右,噸鋼廢氣治理運行成本將達到43元左右。以國內先進企業為例,寶鋼實現全面環保達標,每噸材的成本增加150元~160元;首鋼京唐公司曹妃甸環保成本為177元/噸鋼?! ⌒陆ǖ匿撹F設施,環保的投入占總投資的15%左右。寶鋼2012年噸鋼環保投資為34.44元,年環保投資在8.1億元,環保運行成本高達40.5億元~48.6億元,約占2012年寶鋼凈利潤的一半。2012年包鋼的環保運行費用為5.4億元,繳納各類環保檢測費1000萬元。按國家新公布的關于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1000萬噸鋼的聯合企業環保投入約為10億元?! ∫原h保為抓手。能否將環保壓力轉換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動力,使其成為化解過剩產能和加快淘汰落后的利器?王維興引用了中國工程院名譽院長、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徐匡迪的話:“國家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的政策,由設備容量限制轉換為嚴格執行環保標準:試點開征梯級‘環境稅’(德國和瑞典有成功的案例),調整財稅體制(環保罰款納入地方財政收入,消除地方保護),建立鋼鐵產能轉型基金調整產能(先進企業兼并落后企業有補貼、落后企業退出市場有補貼)。”這也強調了以環保達標為門檻規范鋼鐵生產是化解過剩產能的一個重要途徑?! 〈送?,王維興指出,鋼鐵行業現有環保水平與新標準差距明顯,裝備技術改造和優化升級任務艱巨。其中,六大排放標準需要關注: 一是燒結機頭(球團)二氧化硫新排放標準限值為180mg/m3,但未配套脫硫設施的企業排放濃度通常在600mg/m3以上;即使現有已配套了脫硫設施,燒結脫硫設施平均綜合脫硫效率不足50%,這種情況下也難以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菬Y機頭(球團)顆粒物新排放標準限值為40mg/m3,目前國內采用濕法脫硫的燒結機頭(球團),幾乎都沒有加裝濕式電除塵器,這種情況下顆粒物排放濃度一般只能達到50mg/m3~80mg/m3。 三是燒結機頭二英新排放標準限值為0.5ng-TEQ/m3,而國內除個別采用活性炭工藝或加裝濕式電除塵器的脫硫設施能夠實現達標排放外,其余絕大多數燒結機都難以滿足新標準要求。 四是原料系統、燒結機尾、高爐出鐵廠、轉爐二次煙氣、石灰窯以及其他產塵點的顆粒物新排放標準限值在10mg/m3~30mg/m3,但大多數鋼鐵企業這些產塵點的除塵設施在不采用電袋復合、覆膜濾料等高效除塵技術的情況下,顆粒物排放濃度通常都在20mg/m3~40mg/m3。新標準顆粒物排放限值非常低,達標不難,難的是實現長期穩定達標。 五是新標準還規定了顆粒物無組織排放限值為5mg/m3~8mg/m3,但目前較多鋼鐵企業無組織排放嚴重,廠區道路料場揚塵,廠房冒紅煙、黃煙,將導致顆粒物無組織排放超標,也直接影響鋼鐵企業的環保形象?! ×切聵藴仕廴疚锾貏e排放限值COD(化學需氧量)為30mg/L、氨氮為5mg/L、石油類為1mg/L、懸浮物為20mg/L、氰化物為0.5mg/L、揮發酚為0.5mg/L。2012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外排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濃度為:COD40mg/L、氨氮4mg/L、石油類1.3mg/L、懸浮物40mg/L、揮發酚0.03mg/L、氰化物0.03mg/L。兩相對比,COD、石油類、懸浮物等因子還存在超標現象,特別是對于部分排水量大的企業,達標難度更大?! ∫虼?,為了使廢棄物排放達到新標準,鋼鐵企業要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全面實施技術優化和升級改造,時間緊、任務重、資金壓力大。談到燒結煙氣綜合治理技術,王維興指出,國家提出要對燒結煙氣進行綜合治理,即要脫硫、脫硝、脫二英、除塵聯合進行,這應引起鋼鐵行業的重視。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18
2014年04月油漆VS水漆 環保大勢下的棄與留
制油漆使用和鼓勵水性漆使用并不僅僅發生在中國,在包括歐盟、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水性漆都憑借獨特的科技創新優勢,讓傳統油漆成為科技“炮灰”的大戲正在上演。 行走在薄冰上的油漆工人 油漆揮發產生的有毒氣體對油漆工人的危害令人震驚。雖然大多數的油漆生產工人都帶著“防毒面具”進行生產作業,以減少對有毒化學物質的吸入,但這根本解決不了實質問題,油漆工人的健康依然令人擔憂,有關油漆工人作業致傷致殘的事件屢見不鮮?! ?010年9月18日,白云區石井一排污管道內油漆工進行油漆作業,由于油漆揮發的有毒刺激性氣味在管道內難以排出,最終導致油漆工人兩死五傷的慘劇?! ?011年7月13日,臺東市的一位從事油漆工作的鄒先生,為趕工作量,將三天工作壓縮為兩天完成,當天晚上鄒先生下班回家便感覺頭暈,沒過5分鐘,人就暈倒在地,不停抽搐,隨后被家人送往醫院,經醫生診斷,確診為“職業性急性重度中毒性腦病”,小腦神經受損無法治愈,需要終身服藥治療。 2014年4月9日,合肥市貴池路一間汽車美容店因烤漆房內電路問題引發爆炸,使將近200平米門面和里面的物品全部燒毀等。 對于油漆作業中存在的巨大安全隱患,國家甚至出臺了相關規定,要求油漆作業不能長時間進行,油漆作業要施行輪流換班的作業制度?! 拔覀兤綍r都要戴兩層口罩,但每次干完活鼻腔內總會有各種顏色的漆,嗓子、鼻子經常干燥、并有時伴隨破潰,有時候還會出現頭暈目眩,身體無力的癥狀?!币晃辉L期從事漆作業的工人表示?! ∮推嵛廴鞠碌摹盎疑炜铡薄 ∮浾吡私獾剑推崴l出的強烈刺激性氣體,在家居裝飾、建筑等使用,不僅降低室內空氣質量,威脅人類健康,同時,也對大氣造成了嚴重污染。如今,頻繁的霧霾,油漆便扮演了一個“大型制造商”的角色。 環保專家介紹稱,油漆中的甲醛、笨、二甲苯等物質均為有害的有機氣體,組成VOC的氣體散發到空氣中,而VOC正是形成霧霾的重要成因。多年來,油漆在建筑涂料上及家具裝飾,汽車噴漆等方面的大量使用,導致大量的有害氣體向大氣中排放,使得大氣質量明顯惡化?! ≡谖覈推崦磕昱欧诺酱髿庵械挠袡C揮發物達700噸之多,而每年因家具裝修而發生的中毒死亡人數高達11萬人,白血病患兒中,近90%的孩子家中近期裝修過。由此,油漆生產使用的深層次危害可見一斑,其對人體健康危害不可忽視?! ∶鎸ν苛闲袠I尷尬的發展現狀,環保的水性漆憑借其產品創新優勢,正迅速成為涂料行業的新主角?! ∷云崃羷Γ喊踩?、環保引領涂料行業再發展 對于涂料行業中油漆多年來不健康的發展,水性漆的出現給涂料行業帶來了新的生機。油漆VS水漆 環保大勢下的棄與留 水性漆,顧名思義,與水有關,其產品組成與使用上與傳統油漆截然不同。水性漆以水為稀釋溶劑,其中不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害化學物質。水性漆在使用成膜過程中向外揮發的物質為水,生產使用過程中既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其大量使用也不會對室內空氣及大氣空氣質量造成污染?! 】梢哉f,水性漆在安全環保方面,可謂達到極致,是油漆的“完美替代品”。 相比以往傳統油漆工人在生產過程中遭受的人身健康威脅,水性漆在生產上則非常安全,水性漆生產過程中工人甚至不需要佩戴口罩,水性漆的安全優勢,讓工人的人身健康得到保障。 同時,在使用范圍上,水性漆相對于傳統油漆也更為廣泛,國內最大的水漆生產企業晨陽水漆的產品已經在家居裝飾、建筑涂料、汽車噴漆、家具木器等諸多領域使用,并且水性漆一些使用效果也已超出傳統油漆。在涂料行業上,水性漆的安全環保優勢,正在讓傳統油漆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發展。 “油”“水”不相容:環保大勢下的棄與留 由于油漆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種種危害,油漆早已遭歐盟封殺。歐盟自2004年1月1日起,已經全面禁止在歐盟國家內生產、銷售溶劑型漆,改用水性漆;從2007年1月1日起,歐盟國家開始實施新的漆類標準《歐盟裝飾涂料指導方針(2007-2010)》,溶劑型油漆被完全禁止在室內裝飾中使用。 美國也在2004年限制中國油漆家具進入美國市場。同時,美國明文規定禁止使用含鉛油漆,對出售和使用含鉛油漆的單位和個人處罰相當嚴厲。 在我國,面對油漆中VOC產生的嚴重危害,廣東省也已經率先提出將逐步禁止銷售使用高揮發性油漆涂料來遏制油漆產生的污染。 面對日益惡劣的生活環境,國家對于企業減排措施的實施,加大對污染企業的治理力度的同時,污染性企業的發展將遭受硬性阻力,而國家對于污染企業的倒逼減排,油漆企業的寒冬已經來臨?! ≡诋斚颅h保當道的發展大趨勢下,企業的環保理念、產品真正具備的環保特質將成為決定企業發展的強大引擎;相反地,行業中不具備環保理念的企業注定不能長久。就涂料行業來講,安全環保的水性漆順應環保大勢必將得到快速發展,而傳統油漆企業則面臨四面楚歌的境地,巨大環保壓力、國家對污染企業的種種政策限制、水性漆的強勢圍攻等,面對種種阻力,油漆企業最終將難逃被迫轉型的命運。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15
2014年04月四大事件預示 中央政府調控房地產有新招
應,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边@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房地產調控大方向。盡管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并沒有出現“房地產調控”的字眼,但調控的重點顯然已轉向“因城因地分類進行調控、建立長效機制”。這種變化說明,房地產調控是免不了的,但會迥異于以往。 下面的幾件事情其實就可以證明房地產分類調控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首先,昨日有媒體報道稱,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周安橋日前表示,由于某些地區性市場需求疲軟且供應過剩,不排除對中國住宅地產項目進行降價銷售的可能性。他說,預計未來幾個月地方政府將放松樓市調控,調控措施不能無限期持續下去。 據悉,這家在香港上市的開發商在大陸有超過50個地產項目,自3月份以來,已經下調了東部常州市和西南部成都市的部分樓盤售價。 這家公司的表態和做法其實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房地產開發商的態度和做法: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分類調控的新思路,同時寄望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穩住房地產市場的形勢。 其次,昨日有一家媒體報道稱,福建省已經在省內口頭傳達10項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措施。其中包括對商品房預售許可部門對預售價格變動不再進行限制,區分高端住房項目與普通住房項目,實施分類管理,對當時不實行網簽,物價部門對商品預售價格機器變動幅度不再進行備案,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加快在售項目建設進度,防止出現爛尾樓。 從媒體報道的情況看,這些措施也體現了房地產分類調控的原則,很難與“救市”扯上關系。 第三,房企上市公司再融資開閘。3月17日晚間,金豐投資重組方案出爐,公司擬通過資產置換和發行股票購買資產方式進行重組,擬注入綠地集團100%股權。值得注意的是,綠地集團已于去年借殼高盛置地成功登陸港股市場。之后,又有幾家房企上市公司再融資方案獲批。 房企上市公司再融資開閘釋放了這樣一個信號:大型優質房企將受到資本市場、商業銀行乃至國家政策的眷顧,只要其發展方向不偏離經濟轉型升級的軌道,資金不成問題。這其實也體現了房地產調控的分類原則。 第四,3月18日,央行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個別外媒報道《中國央行緊急討論救助小型房地產公司》,與事實不符”,并強調“人民銀行未參與浙江興潤置業相關風險處置”。這個案件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其原因是將浙江興潤置業的債務危機看作是中小房地產開發商走向“末路”的開端。 這個案例仍然是房地產分類調控效果的體現:中小房地產開發商的“生死存亡”由市場決定,政府和金融部門不會再施以援手。 筆者認為,今后的房地產調控原則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因城因地分類調控,二是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三是建立長效機制。只要不阻礙實現這三個目標,房價下跌就只能是改革進程中的陣痛,相關各方應主動采取措施進行應對而不是等待政府再施援手。 來自:百度新聞
15
2014年04月23省份土地財政中北京土地償債總額第一
北京、浙江、上海、四川、遼寧、湖北、廣東、重慶、山東、天津、福建、江西、湖南、安徽、河北、廣西、黑龍江、陜西、吉林、海南、山西、甘肅,江蘇未公布數據。 從土地財政依賴度,即“土地償債在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中占比”來看,排名依次為浙江、天津、福建、海南、重慶、北京(估算)、江西、上海、湖北、四川、遼寧、廣西、山東、江蘇、安徽、黑龍江、湖南、廣東、陜西、吉林、甘肅、河北、山西。 23省份最少的也有1/5債務靠賣地償還 浙江天津2/3債務要靠土地出讓收入償還 《報告》顯示,23個省份中,浙江省以66.27%排名第一;天津排名第二,64.56%。換句話說,浙江、天津兩地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都有2/3的份額要靠賣地來償還。 浙江省審計廳公布的審計公告中明確指出,地方債務償還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程度較高。2012年底,浙江省、市、縣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中,承諾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余額為2739.44億元,占省市縣三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余額4133.91億元的66.27%。 排名靠前的北京在“承諾以土地出讓收入償還債務總額”的絕對值上排名第一,但未給出其在相同統計截止日期內占整體債務的相對比值。近些年,北京的地王不斷涌現,根據北京市審計局公布,截至2012年底,其土地償債規模高達3601.27億元,位列23個省份之首。而截至2013年6月,北京市縣兩級政府債務余額為6496億元,最近三年年均增長33%。據此測算,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地方債規模應當在6000億元上下,即北京市土地償債在整體債務中的份額應在50%~60%。 占比最小的三個省份,分別是甘肅(22.4%)、河北(22.13%)、山西(20.67%)。這意味著,即使對土地償債依賴度較小的省份中,也至少有1/5的債務要靠土地來償還。 土地償債規模與整體債務占比不完全對等 廣東總量多占比小,海南總量少占比大 從絕對值來看,23個省份中,北京、浙江、上海三地需要依靠土地收入來償債的債務規模排在前三名,分別是3601.27億元、2739.44億元、2222.65億元;土地償債規模最小的是吉林、山西、甘肅,分別是586.16億元、268.94億元、206.54億元。 《報告》顯示,土地償債規模與土地償債在整體債務中的占比這兩項數據呈現比較緊密的關聯性:土地償債規模在1000億元以上的省份,土地償債在整體債務中的占比也較大。因為容易賣地、賣高價地,才能保證土地償債規模,也對土地更加依賴。浙江、上海、四川、遼寧、湖北、重慶、山東,他們的土地償債規模分列第2~9位,其土地償債在整體債務中的占比則分別位列第1、8、10、11、9、5、13位。北京的土地償債規模排名第一,其占整體債務的比例在50%~60%,排名也靠前。 但廣東例外。廣東的土地償債規模較大,位列第7,但是土地償債在整個債務占比中排名第17位。據了解,廣東經濟總量長期位居全國第一,民營經濟發達,尤其是實體經濟發達,有效地緩解了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饑渴。 反之,土地償債規模在1000億元以下的省份,其土地償債在整個債務中占比大多排在后面。但也有例外。 海南盡管土地償債規模小,只有500多億元,但是土地償債在整個債務占比中卻排名第4。近年來,海南房地產市場十分火爆,尤其是在國際旅游島概念的推動下,海南島社會經濟發展對房地產業倚重程度較高,這種局面也在海南的土地債務表上體現了出來。 廣西土地償債規模只有700多億元,位居16位,但土地償債比例高達38.09%,排名第12位。進一步分析發現,一方面,廣西整個的地方債務規模較小,截至2012年底,全自治區(不含鄉鎮)只有1900多億元,在所有的省區市中排名靠后,低于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廣西地方債結構中,地方債增長的主力在市本級政府,而廣西債務支出中,土地收儲支出較大,在實際經濟運行中,地方政府對土地收儲的投入大,對土地收入也會格外依賴,因為土地財政作為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受益方即是市本級和縣本級政府。 這直接表明,越是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必然會加大土地的推地規模,乃至不斷推出高價土地。而早在2010年,廣西南寧的一個地王樓面價格就突破了1萬元/平方米。 報告外6省份對土地依賴度如何? 部分地區違規采用BT(建設—移交)模式 除了這23個省份列出的情況外,河南、貴州、內蒙古、寧夏、青海、云南這6個省份,以及23個省份未統計的部分省級、市級和縣級政府,是否就不存在土地償債的問題呢?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走訪發現,去年以來,河南、貴州、云南等地,賣地的情況也非?;钴S。河南鄭州一地就曾出現好幾宗地王級地塊;而在河南南陽、信陽,以及云南昆明等地,去年以來都出現過征地風波。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6個省份的審計報告中發現,這些地方與土地相關的地方債已經以改頭換面的形式表現出來。如貴州省審計發現,部分地方違規通過BT(建設—移交)模式,向非金融機構和個人借款等方式舉借政府性債務400.64億元,如修文縣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用預期土地出讓收入作為償債資金來源,分別與4家公司簽訂BT模式投資合作12.02億元框架協議。河南、云南、內蒙古等地,實際也大量存在著用土地收入“變相”償還地方債的情形。 報告背景 近20年來,隨著中國房地產業的興起和發展,中國城市建設、地方政府資金、市民生活質量、城市周邊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獲得了快速發展和極大改善。這其中的直接貢獻便是土地財政。土地財政成為地方政府新的和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為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與此同時,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的雙重考量和追求,也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賣地沖動”,其財政支出過度依賴于土地財政,甚至是將土地出讓收入作為地方債務償還的主要渠道,即當前被外界所詬病的“土地財政依賴癥”。 目前對于“地方債是否過度依賴土地財政以至壓縮樓市調控空間、綁架中國經濟”等疑慮,各界爭論不一,但爭論各方卻缺少量化標準,更沒有一個量化指標。 量化指標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必要基礎。對于土地財政而言,有了具體的量化數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和分析土地財政的現狀和問題,特別是準確界定和判斷地方債與土地財政之間的合理依賴度,為房地產政策和地方債務等重大問題提供分析思路和決策依據。 報告的數據來源 從2014年1月23日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審計廳(局)陸續公布了各省份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這是全國省級審計部門第一次集中對外公布地方債。 從公布的審計報告來看,各省級審計部門關于地方債的審計報告基本上使用了同樣的報告格式:主要分為“近年來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的主要措施”、“政府性債務規模及結構情況”、“全省政府性債務負擔情況”、“政府性債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四個版塊。 而在“政府性債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這個版塊,審計部門公布的主要問題有三個,一是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增長較快,二是部分地方和行業債務負擔較重,三是地方政府性債務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程度較高。 其中,第三個問題,即“地方政府性債務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程度較高”,成為各省級審計報告中最受關注的問題。據統計,29個省份(新疆、西藏、港澳臺除外)的審計公告中,在介紹“政府性債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時,有23個省級審計部門都明確將“地方債依賴土地收入償還”列入其中。 23個省份的審計機構給出了截至2012年底“土地償債在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中占比”的具體數值或可供測算的相關項數值。該數值反映了土地財政在地方債中的比重,也反映了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依賴的程度。因此,我們將審計報告中的“土地償債在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中占比”稱之為“土地財政依賴度”。 報告的量化指標的計算方法 “土地財政依賴度”,即“土地償債在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中占比”的數值,其計算方法為:由“承諾以土地出讓收入償還的各級地方政府債務”的總額(即分子),除以“省市縣三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余額”(即分母)得出。 具體來說就是,首先,省級審計部門圈定“承諾以土地出讓收入償還債務”的本省份各級地方政府的范圍并計算其總額。例如浙江是“省、市、縣政府”三級政府;四川的范圍是“18個市級、111個縣級政府”(即四川省21個市(州)、183個縣(市、區)中,有18個市級、111個縣級政府承諾以土地出讓收入償還債務,其他的則不算在內)。 其次,省級審計部門再統計出本省份“省市縣三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余額”(有極個別省份如四川,其統計口徑不含省級政府債務,只統計了市縣兩級政府)。 最后,將以上兩項統計數據進行相除,即“承諾以土地出讓收入償還債務”總額除以“省市縣三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余額”,從而得出“土地償債在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中占比”這一數值。即我們稱之為的“土地財政依賴度”。 根據上述的省級政府審計部門的公開審計報告及其相關數據,《中國經濟周刊》、中國經濟研究院聯合研究并發布“我國23個省份‘土地財政依賴度’排名報告”(簡稱《報告》)。 來自:百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