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13年07月解讀《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會敏感度高、法律依據不明確的新類型案件日漸增多,案件處理難度日趨加大,亟待繼續制定司法解釋加以規范和指引。 在《解釋(四)》起草過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召開多次座談會,征求立法機關、行政主管部門、有關部委、專家學者、相關行業以及各級人民法院的意見,并通過《人民法院報》、中國法院網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社會反響強烈,各界熱切關注,廣大勞動者特別期待。在廣泛聽取和充分吸收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66次會議討論研究,最終通過了《解釋(四)》。應當說,這一司法解釋征集了民意,匯聚了民智。這也是自2001年以來,最高人民法院針對調整和規范同一社會關系的案件,出臺件數最多的司法解釋。 最高法:防止企業規避或減少應當支付經濟補償年限 經濟補償是對勞動者以往做出貢獻的補償,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主要方式之一。實踐中經常有用人單位通過工作調動、崗位調換或者輪流簽訂勞動合同的方式,規避或減少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為保障法律規定勞動者應獲得的經濟補償落到實處,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解釋(四)》規定,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在解除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應當把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問:《解釋(四)》主要涉及了勞動關系中的實體問題,司法解釋是更加傾向保護勞動者還是更側重于勞動關系的平衡? 答:早在《勞動合同法》的制定時,社會上就有“單保護”和“雙保護”的爭論。在勞動關系中,大多數勞動者是弱勢一方,因此,適當向勞動者傾斜是對的。應當看到,法律是社會關系和社會利益的調整器,任何立法都是對權利義務的分配和社會利益的配置,必須在多元利益主體之間尋找結合點,努力達到各種利益主體特別是同一矛盾體中相對方之間的利益平衡。但是,如果過分擴大勞動者權益保護,加大企業責任,就會使企業用人自主權受到束縛,難以實行優勝劣汰的靈活管理,影響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最終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如果勞動者權益保護不到位,對企業責任要求過少,就會影響勞動力供給,不利于高素質的健康的職工隊伍的形成,最終企業利益也會受到損害。因此,在制定《解釋(四)》時既向勞動者傾斜保護,又充分注重二者之間的利益平衡,確保勞動關系和諧。譬如,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約定了競業限制的,用人單位在競業限制的期限內可以解除競業限制,但是,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額外支付三個月的競業限制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從這一規定看,要求用人單位額外支付三個月的補償更有利于保護勞動者的生存權,同時又維護了用人單位經營管理自主權,從而在二者之間實現了較好的利益平衡。 問:人民法院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的審判工作中,如何正確處理訴訟程序和仲裁程序的對接? 答:目前,我國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的處理實行“一調一裁兩審”的爭議解決機制。實現勞動爭議訴訟程序和仲裁程序的有效銜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司法資源的整體效益,最大可能地降低當事人的訴累,最低成本地實現司法的公平與公正。要建立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溝通協調機制,積極探索和創建訴訟程序與仲裁程序有效銜接的新規則、新制度。要準確把握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意旨和精神,嚴格執行案件管轄的規定。對于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無管轄權為由不予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起訴到法院的,經審查認為該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確無管轄權的,應當告知當事人向有管轄權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果該仲裁委員會有管轄權,則應告知當事人先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只有該仲裁委員會堅持不予受理的,當事人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未完待續)(法務部供)
03
2013年07月“營改增”利空來襲,建筑業如何應對?
干凈平坦。兩扇大門一扇行人,一扇行車。一看就知道這個項目部十分重視施工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 進入工地,施工現場里的一切盡收眼底。外防護架子搭設標準,密目網沒有破損現象,各施工工種正在忙碌地干活,雜而不亂。視線轉左是一排干凈整齊的二層彩鋼房,彩鋼房被分成若干辦公室,每個辦公室的門楣上都掛著醒目的部室標志牌。 隨著施工工作人員的指引,我進入了安全員的辦公室,里面坐著一看就知道是師傅級別的安全管理老前輩,工作人員依次向我引薦各位部門前輩,然后比較年長的安全設備經理毛經理指引屬于我的辦公桌。我坐到我的辦公桌上,開始和師傅們聊天,他們都非常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時不時還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開開玩笑,頓時讓我初來乍到緊張的心踏實了下來,我也很快的就融入到了這個輕松愉快的大家庭中。 回想著上班第一天這一幕幕的情景以及人和事,我依然倍感溫馨與興奮。如今,轉眼間一個多月過去了,我漸漸地熟悉了公司的人和事,同時也被這些人和事深深地吸引著。他們的優秀品質和嫻熟經驗影響著我,也指引著我走向更成熟、更成功的自我。正是有了高度的安全意識、良好的管理理念和優秀的人才,新五一廣場凝聚了許多的汗水與智慧,所以我相信新五一廣場會給張家口這座美麗的北方城市畫出更絢麗的色彩。 綜合上述分析得出:100元的產值,按增值稅11%計算,應交銷項稅為9.91元,可抵扣進項稅5.93元,應繳稅3.98元。而現行營業稅稅率為3%,百元產值應繳稅3元。“營改增”后百元產值多繳稅額為:3.98元-3元=0.98元。每百元產值多繳稅0.98元,企業稅收負擔增加了32.7%。 (未完待續)
01
2013年07月攻堅克難保質量 和諧共贏鑄精品
北海華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集團公司承建的一所位于北海市中心的園林式小區,其中的一號樓是商住兩用的特殊樓棟,其獨特的設計和復雜的結構使得在二層轉換層施工過程中腳架如何承重大梁出現了非比尋常的難題。項目副經理俞明華和生產經理奚萬兵都在建筑行業中工作二十余年,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施工技術,但面對這個1.6×1.8的大柱子如何支撐也顯得束手無策。一時間,這一難點成了阻礙項目工期的最大障礙。 開發商了解情況后,主動派來技術專家與項目部進行通力協作,并咨詢了相關橋梁專家,經過大家激烈的討論、嚴密的分析,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保證了工程的順利進展,同時也豐富了施工人員的工作經驗。生產經理奚萬兵感嘆道:“我從業二十多年來,干過很多高、大、精、尖的工程,像這樣橋墩似的柱子用在商住樓房上還是第一次見到。這足以證明開發商匠心獨具的設計理念和對樓房工程質量的重視!”
01
2013年07月武清花郡項目1.3期機電安裝分包合同順利簽訂
; 圖為簽合同現場 劉福禎/攝
28
2013年06月南方集團與彰泰集團合作項目開工
與其合作深感榮幸,中聯世紀將把彰泰·峰譽項目建設成為精品工程,為業主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也為建設美好桂林貢獻一份力量。 圖為俞青松在項目開工典禮上致辭
28
2013年06月加快人才梯隊建設 南方集團出新招
bsp; 圖為考試現場 楊留丙/攝
25
2013年06月發達國家洋機構搶占中國土壤修復市場
環境,使河流污染,山林荒禿,農田毀壞。為了防治因土壤污染而影響人類的健康,日本于1970年頒布 《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止法律》,此法以農用地為保護的對象,將鎘、銅、砷3個項目指定為特定有害物質。此后日本又制定了一系列環境標準和法律法規,有效地遏制了農用地的土壤污染。 20世紀末日本市街地 (市區)受污染的土地日益嚴重,為此日本于2002年5月頒布了 《土壤污染對策法》,對調查的地域范圍、超標地域的確定,以及治理措施、調查機構、支援體系、報告及檢查制度、懲罰條款進行了規定,并規定了成為土壤污染調查對象的土地條件及消除污染的土地基準等。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 “塵埃流星”沙塵暴后,美國政府為防止土壤污染、流失會侵害農業生產,通過了《土壤保護法》。1978年,曾經是一個堆滿化學廢料的大垃圾場的美國紐約臘夫運河小區導致該小區家庭流產、死胎和新生兒畸形,成年人體內也長出了各種腫瘤后,1980年美國成立“超級基金”,成百上千億美元的資金被用于污染場地的修復,并于20世紀90年代制定了《棕色地塊法》,專門規范工廠搬遷后遺留的受污染土地(棕色地塊)治理和再開發,保護了無辜的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權利。 目前在發達國家,土壤修復產業所占環保產業的市場份額已高達30%-50%,而中國尚處于萌芽狀態。看好中國土壤修復市場的發展潛力,荷蘭DHV集團等一些國際上知名的土壤修復咨詢機構已經進入中國,在中國開展土壤修復設備和技術咨詢業務,而中國本土土壤修復研究機構和工程公司也正積極開展與土壤修復產業發達國家的技術合作,再加上具備熟悉本土情況、技術適用性強的優勢,所以在與國外機構同臺競爭時,中國本土土壤修復機構也表現得并不怯弱。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25
2013年06月建材年消耗原材料50億噸 勢需被"革命"
成左右。如此嚴重的能源消耗及廢棄排放,建材工業亟需改革。 尚普咨詢建材行業分析師認為:如今消費者對綠色建材非常關注,這在客觀上促使綠色建筑的革命,綠色建材毫無疑問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必將引起大型建材企業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但是現在樓市宏觀調控仍然嚴格,房地產企業資金鏈仍然比較吃緊,這使得使用綠色建材勢必會增加成本,因此房地產開發商需謹慎為之。 不久前,工信部開展市場調研,旨在調整水泥及混凝土產品結構,以加快綠色建材行業發展。大力發展綠色建材不僅能夠推動建筑節能,還有利于工業領域的節能減排,同時還使住宅能安全環保。因此工信部表示優先發展綠色建筑所需的綠色建材,加快制定綠色認證辦法及標準;逐步編制綠色建材的產品名錄,鼓勵及引導綠色建材發展以支持綠色建筑建設;加快修訂阻礙綠色建材發展的現有規范和標準,以先進規范及標準引導綠色建材發展。 當前及過去很長時期內建材工業都是粗放型發展模式,照此下去,建材工業必將給環境帶來更大的污染。據工信部發布的規劃顯示,綠色建材將成為我國建材工業升級轉型的必然選擇,也是綠色建筑所必需的,有非常大的市場潛力。但是綠色建材行業仍有一下阻礙,行業急需頂層設計,但目前政策尚只在倡導層面。此外,目前綠色建材尚且不是建材行業的主導產品,其消費對象往往只是高端消費者。 據尚普咨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建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風險研究報告》指出:盡管綠色建材市場潛力巨大,但發展綠色建材的企業不可盲目跟風,必須在擁有相關技術的前提下才能進軍市場,這樣才能有效規避遇到的市場風險。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21
2013年06月中國工程機械“世界先進不等于世界領先”
年達到5626億元。2011年比2010增長21.7%,2012年比2011只增長2.98%,增幅有所下降。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則認為,這對于中國工程機械產業而言,行業發展減速,其實是理性回歸的表現。中國企業在這段時期能夠積極調結構、轉方式,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 回顧過去十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實現了高速發展。這種高速發展,不僅僅體現在規模和總量上,也包括行業的自主創新。特別要提到的是,在2011年第二季度以來,工程機械行業連續進行了25個月的調整。在調整期,各大企業抓住機遇苦練內功。 長達25個月練的內功是什么,高增長平穩后回歸的是什么? 徐工機械副總裁孫建忠則認為在產品,管理,工藝,質量,還有市場的創新,這些內功要持久練。 他說,“近幾年中國的企業方方面面都在創新。在市場競爭中,產品是最核心的要素,產品創新是永久的話題。企業通過這幾年的調整,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創新上,使企業的競爭力明顯提高。” 他對這個行業首次25個月調整期的評價是,“調整期使企業去掉過去的浮躁,更務實,更有時間審視、評估自己的企業。因為有了這種回歸,因為大家更理性,才能使工程機械發展更穩健。” “世界先進不等于世界領先” 在最新一屆的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陣營中,中國企業數量為11家。此外,美國入榜企業為8家,日本11家,德國5家。而在前10強企業中,3家來自中國的企業。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講到:“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全球是世界先進水平。這種世界先進水平體現在這次50強里面有中國11家,10強里面有3家,但是要看到,我們還不是世界領先水平,是世界先進水平。” “要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從整體上來看,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這段路包括企業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營銷體系創新以及企業走向國際化道路的創新。” 想在國際市場立足,國際化道路應該如何發展?中聯重科副總裁郭學紅講到:“中聯重科在國際化道路上做了很多嘗試,包括率先在國外開展并購,包括在國外建立營銷網絡,保證體系,生產基地,這個只是企業國際化的一部分。中聯重科追尋的國際化道路,不僅僅是市場的國際化,更是銷售、品牌、資本、人才、管理等各個方面綜合的國際化。” 據悉,針對全球與中國經濟走勢、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市場運行等議題,將在今年10月16-17日舉辦的“2013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大會暨50強峰會”展開討論。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21
2013年06月萬達集團擬斥資10億美元在紐約建五星級酒店
權,以及投資7億英鎊在倫敦泰晤士河核心區建設一座擁有160間客房的萬達酒店,以及一座公寓綜合大樓。 據了解,這是繼去年以26億美元收購美國影院運營商AMC娛樂公司后,萬達集團國際化的又一重大步驟。 王健林表示,紐約酒店項目的投資金額將與萬達在倫敦的7億英鎊的酒店項目相仿。他還表示,萬達計劃未來10年在中國大陸以外的8到10個城市建設萬達酒店,主要是在那些擁有成熟的經濟和法律制度的國家和地區。下一批酒店的候選地址將包括巴黎、悉尼和香港。 他還稱,萬達計劃今年在中國大陸建設16座新酒店,明年再建設19座,從而使其在中國大陸的酒店總數達到73家。 王健林亦指,萬達在英國的投資一半將來自公司自有資本,另外一半將來自銀行貸款。該集團將選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或者匯豐控股集團作為其貸款行。 資料顯示,Sunseeker成立于1970年代,員工數約2,300人,主要據點為英國南部的Poole。 萬達表示,預期Sunseeker收購案將在8月中完成,剩余的8.19%股權將由Sunseeker的經營團隊買下。而在收購完成后,萬達將保留Sunseeker的生產基地及現有員工。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