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12年08月營造良好環境 規范宿舍管理
董事局主席花世華在今年召開的第一次經濟工作會議上做出了明確指示:要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員工的宿舍管理,實現日常管理準軍事化。 根據這一指示,日前,集團公司后勤管理部和辦公室聯合,聯系床上用品生產廠家,按照集團公司的VI標準,統一制定了650套軍用床上三件套及床頭卡,保證管理人員每人一套。7月初,650套床上用品及床頭卡已全部制作完成。 7月24日—25日,集團公司后勤管理部總監景永高、辦公室主任白艷帶著統一定制的床上用品、床頭卡來到廊坊、天津各項目部,親自為員工發放,其他區域公司、項目部也通過郵寄的方式得到了發放的床上用品。 (白艷)
01
2012年08月火頭軍再披戰袍
工用餐難而為員工提供的福利,比起外面的餐館,在食堂用餐無論是食物的搭配還是衛生條件在都要豐富健康許多,出門在外,能吃上如此物美價廉、營養豐富的工作餐實屬不易,而如此美味的工作餐中就有花師傅的一份功勞。 花師傅名叫花志明,今年已經63歲了,早在2009年就到了退休的年紀,然而退休后他沒有選擇在家安享晚年,而是接受了公司的返聘,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繼續工作。在2011年春節期間,集團公司為包括他在內的一批退休職工舉行歡送會,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他表示非常激動,特別是當副總裁康建對他說“雖然您已經退休了,但希望您退休不退崗,繼續發揮余熱”時,讓他感覺到了至高無上的榮耀和責任,他激動地告訴記者:“感謝公司對我的信任,給了我再次就業的機會,我會發揮余熱,把工作干好,為大家服務好。” 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食堂每天中午有85人前來就餐,工作的師傅只有三名,為了及時地為每一位員工提供可口的飯菜,他每天五點半起床,六點鐘準時出門采購新鮮的蔬菜和肉類。在采購的過程中,他精打細算,合理地用好每一筆錢,和賣菜的攤主討價還價,常常因為一毛錢的菜價也會與其講上好半天,能砍下來的價錢盡量砍,絕不多花一塊錢;然而對于食堂就餐人員來說,他又非常大方,因為只要營養價值高的蔬菜,即使價錢高也會成為他的挑選對象,所以在食堂吃飯總有種物超所值的感覺,覺得中午這八塊錢花得值。 在食堂吃飯不僅經濟實惠,而且吃得也放心。每一道菜都是經過了嚴格的把關才被端到飯桌上的,每餐用過的碗筷都會放進消毒柜里進行徹底消毒,每周還會進行一次衛生大掃除。不僅如此,當聽說外面采購的饅頭中有添加劑時,花師傅立即建議蒸饅頭,不再從外面采購,雖然無形之中加大了工作量,但讓大家吃得更加放心。他說:“像我們這行,做的東西都是要進人家的肚子里的,不能馬虎,每個地方、每個環節都要格外注意。我要對工作負責,對吃飯的人負責。” 自食堂開業至今,花師傅只有春節期間在家休息了幾天,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有些年輕人都不如花師傅,他特別的能吃苦。”食堂另一位師傅東師傅如是說。 雖然他的年紀大了,但他的工作熱情絲毫不減,在他的身上,看到的是我們年輕人應該學習的奉獻、認真和執著。
01
2012年08月王光新拾金不昧 失主送錦旗表謝意
王光新想到失主丟失錢包一定很著急,沒有耽擱時間,回到項目部立即交到了項目部書記梁飛的手中。后經梁書記的多方聯系,于第二天聯系到失主。 近日,失主張業珍帶著錦旗來到項目部,向培養出了像王光新這樣優秀職工的項目部表達深深地敬意,并向王光新表示衷心的感謝,隨后她強烈要求給王光新一些錢作為回報,被他婉言謝絕了。 事后,陽光海岸項目部對王光新的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公開進行了表揚,并給予了他一些物質獎勵,同時號召項目部全體員工學習他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
01
2012年08月角色變換讓我充滿動力
,我與集團公司結緣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雖然已經在項目部實習過了一段時間,但對于之前只是“中聯世紀班”學生身份的我來說,現在正式成為了中聯世紀建設集團的員工,這種角色的變換使我有了更高的工作熱情。 六月初集團公司的康總來到學校和我們首批“中聯世紀班”的學生談簽合同的相關事宜,在交談的過程中,回想起過去幾個月里項目部對我的栽培,回想起同事之間猶如一家人般愉快的工作和生活,我懇切地希望能留下來,留在中聯世紀繼續工作,因為在這里我有著美好的回憶。 記得剛到項目部時我還擔心是否能夠適應這里的環境,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與同事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在這個過程中也成長了許多。在實習的七個月時間里,項目部教會了我現場實用的技能,除此之外,還教會了我以一顆虔誠的心學習,還有許多做人的道理。在這個過程中,同事和老師傅們給予我很大的幫助,不管是在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中,他們都竭盡所能地幫助我。 6月26日這一天,我正式畢業了,當我拿到畢業證后就立刻回到天津武清項目部,開始我真正的上班生活。在回項目部的路上我還擔心會不會因為回學校兩個多月的時間對項目部工作和同事有陌生感,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到項目部后領導和同事們對我的回歸都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在同事和師傅的幫助下,我也很快的上手開始工作了。 從現在起我就要以中聯員工的身份工作了,我要腳踏實地的工作,在腳踏實地中追逐著我的夢想,我也會遵守公司的員工規范,努力工作 ,發揮我的力量,在實現自己夢想的同時為集團公司的發展做出的一份貢獻。
01
2012年08月一直等待著“蓄勢待發”的這一刻
曾經我在老師們的引領下學習文化知識,然而,彈指一揮間,大學時光已經悄然結束,我已經不再是學生了,必須趕快褪去幼稚,長出沉穩理性的翅膀。中聯世紀不僅給了我一個奮斗的平臺,一個展示自我、鍛煉自我的機會,項目部師傅們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培養教育我,在師傅的教誨下,我將掌握的專業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特有的能力,這將是我未來騰飛的翅膀。 過去,幾乎每個同學都說:“時間過得好慢啊,怎么還不工作。”因為我們總覺得工作遙遙無期;但是今天我們又說:“沒想到這么快就要工作了”,此刻,多了一絲惆悵,那是因為我們方才明白了“工作”這兩個字的分量。紀伯倫說過:“在我幸福的帷帳后面,痛苦匍匐于我的面前。在我酒杯的底部,沉淀著苦澀。”所謂沒有平白無故的成功,有的只是無盡的辛苦與汗水。現在我在石家莊項目部工作,在這里,有一批像我這么大的年輕人,他們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雖然我是后來的,但我已經確立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和趕超對象,他們已是途中的登山者,而我則剛踏出一步,不敢有一刻怠慢。 現在的我缺乏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野史說唐太宗能有貞觀之治是因為他有三面鏡子:“以銅鏡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現在,我只希望自己以后能借古人之風,在工作中不斷鞭策自己,勇攀高峰。有時候,你要想看得清楚大地,你就登上高山;你若想看清高山,你就登上云端;你若想看清云端,你就需要閉目思考。中聯世紀現在對于我來說就是大地,就是高山,就是云端 , 而我將恪守道德、學問、處世、行事之正,運用我們所掌握的專業技能,勤于實踐、踏實做事,一步一個腳印地書寫我與眾不同的人生。
01
2012年08月實習讓我“脫胎換骨”
中聯世紀班”成立后,我很幸運成為了其中的一名學生,自那一刻起我也與集團公司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學校完成了所有課程后,2011年10月,我來到中聯世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實習,實習期間,在師傅的教導下和領導們的幫助下,我的經驗和知識得到了積累,技能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每當我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師傅史鑫都會竭盡所能地教我,項目部的其他領導也給予我很多關懷,對此我心存感激。 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所有的經歷都讓我不斷進步、不斷成長。在能力提升的同時我也為自己做好了今后的職業規劃,現在的我需要做的就是向自己的目標努力奮斗,在工作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向他人學習,堅定自己的理想,付出實際行動。 畢業后我很慶幸自己仍然可以留下來和前輩們一起工作。從學校到社會,此時的我們可能暫時做不出成績,也會感受到壓力,但我不會氣餒,因為經驗是慢慢積累下來的。 現在我已經能夠較好的協助其他管理人員及工程相關人員工作,為他們提供所需的資料并做好份內的工作。雖然如此,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持有平和的心態。俗話說:人生中不可能時時得意,人生也有失意的時候,像李白當時也曾發出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盡還復來”的感慨,所以凡事不可能永遠的順利,事情成功與否看的是心態。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應該相信,不管做什么事,什么工作,只要以真誠的心,積極的態度,勤奮的精神,運用自己靈活的大腦,總有一天會取得成功。 今后,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相信未來定會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此外,我也衷心的祝愿我們的公司——中聯世紀建設集團一年比一年更加燦爛、輝煌!
01
2012年08月01
2012年08月濃濃師恩存我心
識”。就這樣,在王經理的安排下,我與張經理成為了師徒。 張經理名叫張惠聰,是北海項目部的技術經理,帶著副眼鏡,喜歡微笑。雖然他平時很隨和,但一旦涉及到教學時就變得格外認真,“今天首先學習理論知識,熟讀各項規范與圖集。”這是當學徒第一天張經理交給我的學習任務,當面對書櫥里一本本圖集時,我本想偷懶少看幾本但卻被師傅發現了,他批評我說:“以后你要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不能被人強迫著學習。”聽完這番話后,我在心里默默地接受師傅的教誨。隨后在張經理的引導下,我選擇了幾本規范和圖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每當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會開口問,無論張經理有多忙都會悉心的為我指導,耐心的給我解釋,沒有一點不耐煩的情緒,我也逐漸養成了自學的習慣。 如今,在張經理的帶領下,我已經正式入門,熟練掌握了一些理論知識,然而距離真正獨立工作還有一定的差距,現在距離王經理交代的一年學習時間也過去一半了,在剩下的時間里就是要去發現和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了,雖然未來還有許多未知的困難,然而我不畏懼,因為在我前行的時候,師傅的話總是縈繞在我耳邊“不要怕,勇敢的去現場實踐,即使錯了也沒關系,因為你錯的越多,收獲也將越多”。
04
2012年07月端午節習俗
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谷豐登。云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掛荷包和拴五色線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摘自網絡)
04
2012年07月蒲劍上的端午
菖蒲。微風吹過,清香縷縷,沁人心腑。這份點綴在端午中的綠意,渲染著一種人生的態度:正直、純潔。 菖蒲,因葉形似劍,又稱蒲劍。端午時近夏至,暑氣、疫病漸多,古人缺乏科學觀念,以為這是瘟神、疫鬼出沒所致。而菖蒲葉似利劍,可斬妖殺魔,故高懸門楣,起到震懾鬼魂,消除邪氣的作用。懸蒲劍,是端午節的一個重要民俗,人們都十分重視,周作人在《端午》中就寫道:“蒲劍艾旗忙半日,分來香袋與香球。雄黃額上書王字,喜聽人稱老虎頭。” 蒲劍,香氣馥郁,且具有祛疫益智、強身健體的功效。《本草綱目》載:“菖蒲酒治三十六風,一十二痹,通血脈,治骨瘺,久服耳目聰明。”而端午暢飲菖蒲酒,更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習俗。宋朝詩人梅堯臣在過端午節時,中午酒無菖蒲,不飲,便在詩中寫道:“有酒不病飲,況無菖蒲根。”傍晚,詩人得到了菖蒲酒,飲酒賦詩,寫下了:“薄暮得菖蒲,猶勝竟日無。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壺。”可見,菖蒲酒對過端午是何等的重要。 仗持蒲劍當空舞,自然會聯想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的屈原。菖蒲“漬以清水置盆中,可數十年不枯”與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不屈不撓的精神一脈相承;菖蒲“忍寒苦,安淡泊,與清泉白石為伍”的品質就是屈原“性潔,一日三濯纓”、“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格寫照。當為了國家利益,難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時,已是“顏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屈原抱石投江汩羅,以身殉國。而那江邊的叢叢蒲劍挺立致哀,發出沉重的天問,碧綠的劍光中閃耀著愛國的精髓。 端午節,讓我們高懸蒲劍,傳承兩千多年的浩然正氣,鑄就矢志不渝的愛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