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13年04月中國設計讓世界看見
后一定伴隨著文化的強大。近年來,“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一直被大力提倡,文化領域也在提“向設計方面傾斜”,要表現中國文化精髓,而不是一味模仿國外的款式。這給中國的設計界和時尚界帶來了很好的發展空間。 中國風不再是國外大牌和設計師對中國元素的獵奇性創作,一批了解世界游戲規則的中國本土設計師已經開始自省自覺,在這條道路上提供了一個個鮮活而有創造性的案例。在即將舉行的北京-米蘭姊妹設計周互訪活動中,北京國際設計周與“世界看見”中國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親善行動作為聯合主辦方,共同發起了“大中國的味道——兩岸三地當代民藝設計展”。來自兩岸三地的十余位當代頂尖中國設計師,利用不同的審美元素,針對傳統、材料和技藝等,采用多元的設計概念及形式策略,探索各種表達方式背后所蘊含的“中國味道”:石大宇的尼西黑陶系列、朱小杰的信仰家居系列、吳潔的樸石品牌……這或許將成為2013年中國原創設計走向世界舞臺的重要起點。 當然,原創設計的動力不能只依靠設計師,好的設計只有轉化成產品才能獲得更好的后續發展力量。然而,設計師與制造商之間的成熟的合作機制并不容易建立。參展設計師石大宇就道出了自己的痛苦:“傳統工藝在許多方面都是天然的,取材也需要技術規范。比起長時間地琢磨少量產品的制作,廠家更愿意接受那些簡單的、容易快速完工的大規模訂單。他們不在乎環保問題,不在乎技術,只在乎可以在短時間內賺到很多錢。”在石大宇看來,大陸缺乏工匠和工匠精神,這也是很多設計師的心聲。不能只是一股腦地鼓勵發展原創設計,沒有工匠,再好的設計和創意也依然很難走向市場。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身兼企業經營者的責任,設計師面對的是材料,企業家面對的則是人。中國設計師在實現藝術成果走向世界舞臺之后,也應該多思考如何將個人品牌延伸到企業品牌,如何走近并影響制造商,使原創設計和產品更好地結合。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11
2013年04月綠色低碳鎖定世界建筑業走向
綠色低碳已成為全球建筑界不可回避的使命,使傳統建筑向綠色低碳建筑轉型,實現建筑業對環境的低碳排放、低污染、低影響,是國際建筑行業的主流趨勢。與會專家表示,全球綠色建筑市場正在發生理念上的改變,也就是說,綠色建筑不再單純地看一個單體建筑,而是更著眼于整個城市、社區的綠色和可持續,為大家提供更好、更自然的生活環境。曾經,綠色建筑比較注重個體層面的節水、節能、節材,新的綠色建筑理念則更多傾向生活質量的改善。 目前,發展綠色建筑成為全球的共識,也為綠色建筑概念注入了可持續元素。LendLease全球可持續發展總監喬·范·貝萊格姆說,全球綠色建筑市場正在由綠色建筑設計到綠色社區設計、健康的建筑群和新型工作區域設計轉變,由此,綠色建筑發展出現了兩個新的趨勢,第一個趨勢是,更看重對整體環境的綠色和可持續設計。具體地講就是不孤立地注重墻體、注重里面用什么材料,而是關注如何從整體提升綠色效果,幫助大家提高生活質量,在城市中心給大家提供更好、更自然的生活環境。第二個趨勢是,突破了以往綠色建筑簡單的節約理念,把著力點放到更加宏大的改善人類生存質量的背景上。此外,還滲透了對環境、經濟、商業價值等方面的綜合考量。 碳中和城市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綠色建筑作為適應人類未來宜居的需要,代表了當前建筑發展的方向,而碳中和城市建設則是與子孫后代共享可持續發展成果的最佳方案。世界綠色建筑委員會首席執行官Jane H enley女士、中美清潔能源論壇總裁D ennisB racy先生和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專業委員會主任王有為先生分別就綠色建筑實踐與碳中和城市建設發表了觀點和看法。 關于碳中和城市建設,全世界各個地方有很多經驗,除了建辦公樓,還有醫院、學校,還有老人中心等設施的實踐。從這些項目中,可以總結出不少如何為各種不同群體提供最好生活環境的案例。在悉尼,LendLease做了一個最綠色的項目,這個社區采用的是中央供暖空調系統,這個系統從開水里面提取熱量,用海水進行冷卻,然后送風到這個建筑立面。另外,L endLease還從廢水里提取熱量來進行供熱。要達到理想效果,綠色建筑設計技術要求非常高,要在建筑設計和建造本身做文章。只有保證所用熱量和空調能耗達到最低限度,才可以使用海水提取冷氣、熱氣,從廢水里提取的能量足夠供應建筑成為可能。 綠色建筑應該是個系統工程,經濟、環境、人文都要注重,都有關系。因此,碳中和城市建設也需要在社會文化方面用心思。比如,可以給租戶定規矩,如果耗能超過一定限值,就收取更多的費用,然后用這筆錢去建造其他的文化設施,比如建公園、立體的綠色墻體等,為大家提供更好的綠色生活環境。專家們強調,碳中和城市建設不只是講環保,碳中和包容了三個方面人文、環境和經濟。 中國的課題 實現建筑業對環境的低碳排放、低污染、低影響,是國際建筑行業的主流趨勢,也是中國建筑(601668,股吧)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2013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以“1號文”的方式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制訂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鮮明表達了中國政府對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決心,使得綠色建筑行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參加論壇的專家表示,在發展綠色建筑成為全球趨勢的背景下,中國的綠色建筑市場正在進入一個全面上升期,“如何邁向碳中和城市”這個議題非常具有挑戰意義。比如,現在說到綠色建筑更多的會指向新建的建筑綠色化,其實原有建筑不節能的問題,對中國來說更是一個非常大的現實課題,也為中國綠色建筑發展打開了獨特的視角。 LendLease中國區總裁、亞洲區可持續發展負責人聶耀中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除新建項目外,必須非常重視中國原有建筑的綠色化,在已有項目區,將能源系統、水系統包括一些垃圾系統進行整合,效率會更高。建筑是有自己個性的,隨便打掉舊的重建新的,無論從可持續發展還是從低碳發展角度來說,都不是好的辦法。老建筑、綠色建筑,原有建筑、新建筑,怎么平衡,如何保護每個城市的特色,賦予老建筑,老環境綠色化,是中國綠色建筑的未來。他說,中國差不多每個城市都有這樣的地塊,城市更新的模式與LendLease核心資源非常吻合,公司希望和最好的合作伙伴做城市更新工作。目前,公司中國市場大部分項目在長三角、北京和天津地區。LendLease希望加強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共同開發綠色低碳項目,把自己先進的理念、經驗、技術帶到中國來。今后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將主要做零售商務中心、養老中心等方面的項目,包括醫院和學校等。聶耀中表示,看好中國綠色建筑市場的發展,今后幾年會在中國市場進行更大的投資。 來自和訊新聞網
20
2012年11月住高層你喜歡嗎
為住在高層使人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高層視野開闊,在閑暇之際,站在窗前或陽臺上,倚樓遠眺,白云藍天,城市的美景盡收眼底,輕風徐來,人車互往,令人心曠神怡。更重要的是沒事的時候還可以通過爬樓梯來鍛煉身體,這也是一種不花錢卻能有效運動的方法。 徐立帥:我喜歡住高層,原因有很多,其中高層的視覺空間要比別墅、普通樓房開闊許多,特別是住在高層的頂層,往往有景觀房的效果,體現了一種登高望遠的心理,正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同時,因為高層間的間距較大,對面樓根本無法看清這邊樓里的動靜;而且污染也少,房間干燥清潔,便于清掃擦洗,易于保持衛生,同時樓高燥音小。 其次,大家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高層。高層樓房是未來的一種發展潮流和趨勢。我們知道如今土地資源越發的稀少,而人口增長速度卻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水平,人多了去哪住?房子只有越蓋越高。然而只是現在的消費者還沒有認識到或者沒有感受到高品質的高層,這才有了抵觸心理。 郭文榮:如果說,缺乏對高層的喜愛的話,很大原因是因為一扇窗。 這扇窗,四四方方、普普通通,但它就像是一個畫框,給居住在這棟房子里的人框出了四季不同的景色。春天時,窗外的那棵樹抽出新綠,隨著微風的搖曳,小鳥的嘰喳,將春天的陣陣氣息送進屋內;夏天時,風吹著濃密的樹冠,會讓你在夏日的午后,將那“刷刷”的聲音誤認為是一場午后的好雨,而那不過是樹葉調皮的游戲;秋天時,如果你有興致,大可在窗前靜坐,細看那飄落的秋葉如何一片片的舞出秋天的色彩與韻律,但更多的時候,是你發現一場大風過后,驀地,這窗之畫框就成了一幅枝杈錯節、線條利索的抽象畫;然后,冬日的雪給每個枝杈覆上層銀色的衣衫。循環往復的春夏秋冬,只需在這房間中,在每個你忙綠生活的間隙里,輕輕的一瞄,這窗景就在那里,告慰著你的心靈,讓你確信,你并非只是生活在一個水泥盒子里,而是生活在大自然里的一處安居之地。 這樣的窗,當然只能在低層的房子里擁有,一棵樹,憑借著自然之力,再怎么參天,也不過是五六層樓的高度,自然攀比不上人類的宏偉之力,動輒以二三十層為普通。所以,這就是我關于高層與低層的答案——只需要一扇以自然之美裝飾房屋的窗。 李娜:當問到喜歡住高層嗎?我的回答是不太喜歡。因為住高層每個月要掏電梯費不說,等電梯也浪費時間,一旦電梯壞了還只能爬樓梯。電梯一般使用10年后就有可能出現毛病,為了避免“武漢電梯墜落”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需要更換新的電梯,但往往這筆費用還要高層的業主一起出;另外,習慣了老家 “接地氣”的樓房,住著高層怕是沒有安全感,等咱們老了住在高層就更不適應了。當然住高層也有好處,空氣清新、噪音少、視野開闊、景色優美,各有利弊吧,但我個人的觀點還是不太喜歡住高層。 高玉君:高層有許多優點,比如說采光好,視野開闊,住在二十幾層的高樓上,沒有什么遮擋物,心情也好,但即便如此,我也不會選擇高層居住,因為停電或電梯出故障,那就慘了,就算不停電,從二十幾層坐到一層,也需要幾分鐘的時間,這意味著上班時還要早起幾分鐘,而且水壓低的時候,水都上不來。我也不會選擇5層以下的樓房,因為現在高樓林立,樓間距不夠的話,樓層低了采光會不充分,不考慮戶型因素,我傾向于選擇小高層,即不太高也不低的適度樓層。
20
2012年11月論工程合同管理
選拔人員。 2.組織在職員工學習。可根據企業與市場的實際,組織合同管理人員在職學習。方式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布置學習任務,定期檢查;進行短期培訓;結合實際進行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分析總結;聽電視講座,參加法律專業或經濟管理專業的考試。必須進行職業道德教育。 3.選送骨干外出深造。選擇熱愛本職工作、工作出色、有發展前途的骨干到有關院校深造。企業要舍得花錢進行智力投資。 4.建立崗位責任制。對合同管理人員必須實行崗位責任制,明確他們的責、權、利,建立競爭機制,對有貢獻的合同管理人員給予獎勵。 第二,建立和健全企業的合同管理體系。建立和健全企業的合同管理體系主要是建立和健全企業合同管理的組織網絡和制度網絡。 組織網絡,是指企業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機構(包括專職機構和兼職機構),使企業合同管理覆蓋企業的每個層次,延伸到各個角落。一般地說,大中型建筑施工企業,總部應當設合同管理專職部門,分公司設合同管理專職或兼職部門,項目經理部應設合同管理崗。如果設有法律工作部門,則該部門應當配合合同管理部門,起到法律咨詢、合同評審、履約監督和組織仲裁、訴訟的作用。 制度網絡,一是指企業要就合同管理全過程的每個環節,建立和健全具體的可操作的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這些環節包括:合同的洽談、草擬、評審、簽訂、下達、交底、學習、責任分解、履約跟蹤、變更、中止、解除、終止等;二是指企業各層次都應有自己的合同管理制度。總部要建立和健全總的合同管理制度,分公司則根據自身的需要補充自己的合同管理制度,項目經理部也可以作一些必要的補充。 合同管理的組織網絡和制度網絡,構成企業合同管理體系。體系的運作,必須通過定期的檢查來保證。要檢查合同管理組織和制度是否適應合同管理的需要和市場需要。對不適應部分進行必要的調整。一句話,對合同管理體系也應進行動態控制,及時調整,不斷完善。 積極參加“守合同、重信用”活動,提高企業合同管理水平。積極參加“守合同、重信用”活動則是一項外部措施,目的是借助外部措施,推動內部的合同管理。“守合同、重守信用”活動,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開展起來的,目的是提高合同履約率,維護市場秩序和經濟秩序。 總之,企業合同管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管理的一項核心內容,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都應圍繞著這個核心而開展。在企業合同管理中,將合同的權利義務按職能分解到各部門,由各部門去履行屬于自己職能范圍的權利義務。這樣才使合同管理真正到位,履行責任才能真正落實。
20
2012年11月工程法律實務問答(七)
審核的程序有所了解。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共同委托造價咨詢機構,而不是建設單位單方委托。造價咨詢機構在審價時是依據當事人雙方提供的資料進行審價,前提是當事人提供的材料是真實的,并且雙方對這些材料沒有異議,對于雙方有爭議的材料,造價咨詢機構通常不會以其作為審價依據。同時審價結果出來后,一般要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造價咨詢機構三方簽字,造價咨詢機構才會出具正式的審價報告。結合問題所述的情況,由于造價咨詢機構是建設單位單方面委托的,并沒有得到施工單位的認可,并且由于施工單位對審價過程的兩個問題有異議,且沒有在工程造價審核定案單上簽字蓋章,表明施工單位并不認可這個審價報告,因此這個審價報告不能作為工程價款的結算依據。 (法務部供)
16
2012年10月工程法律實務問答(六)
修期,不應支付保修金。法院支持了甲方的答辯意見,這樣處理合適嗎? 解答:法院這樣處理是否適當要分情況,《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40條規定:“在正常適用條件下,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5年。”《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是國務院頒布的,屬于行政法規,也就是說雖然當事人可以約定建設工程的保修期限,但這個期限不能違反國務院頒布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中的強制性規定。當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第一,《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40條規定的是屋面防水工程的保修期不得低于5年,強調的是防水工程,而不是所有的屋面工程的保修期必須是5年或5年以上;第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40條規定的是屋面防水工程的保修期不得低于5年,強調的是保修期,而不是保修金的返還期限。因此,很多當事人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里約定保修金一年后無息返還,這樣約定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合法有效的。本案中,法院的處理是否合適,就要看甲乙雙方是否在合同中具體約定了保修金的返還時間。若有約定,就應遵照該約定履行返還保修金的義務而不以質保期是否期滿為前提。若沒有約定,甲方就有權以質保期未滿拒絕支付保修金。 【對策分析】關于保修金的返還問題,雙方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確約定返還時間。雙方若簡單約定為保修期滿返還,鑒于施工工程中,各分項工程存在國家規定的最低保修期不一的問題,這個看似明確的約定也可能會帶來具體分項保修金如何計算、如何返還的問題。建議雙方以明確的時間為起算點,比如,以竣工驗收合格之日為計算保修金返還時間的起始點,約定一個具體時間返還保修金。 (法務部供)
16
2012年10月工程合同管理
擬、簽訂、生效,直至合同失效為止。我們不僅要重視簽訂前的管理,更要重視簽訂后的管理。系統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條款內容的各部門都要一起來管理。動態性就是注重履約全過程的情況變化,特別要掌握對我方不利的變化,及時對合同進行修改、變更、補充或中止和終止。切不可以為簽了合同就萬事大吉,我們要防止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遭到損失。 1.建筑施工企業合同管理中易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合同簽訂階段的問題。 1.1.1合同主體不當。合同當事人主體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條件之一。而合格的主體,首要條件應當是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合同當事人。這里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雖然具有上述兩種能力,但不是合同當事人,即當事人錯位,也是合同主體不當;二是雖然是合同當事人,但卻不具有上述兩種能力,同樣是合同主體不當。就我們公司來說,發包專業分項工程時,要注意核對承攬方是否是法人或有法人有效授權、資質證書及營業執照上的承包范圍是否與本工程相符。 1.1.2合同文字不嚴謹。不嚴謹就是不準確,容易發生岐義和誤解,導致合同難以履行或引起爭議。依法訂立的有效合同,應當體現雙方的真實意思。而這種體現只有靠準確明晰的合同文字。可以說,合同講究咬文嚼字。 1.1.3合同條款掛一漏萬。就是說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常見漏掉的往往是違約責任。有些合同只講好話,不講丑話;只講正面的,不講反面的,不懂得簽合同應當“先小人后君子”的訣竅,一旦發生違約,在合同中看不到違約如何處理的條款。 1.1.4只有從合同而沒主合同。主合同是指能夠獨立存在的合同,如工程施工總承包合同等。從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證合同、抵押合同等。沒有主合同的從合同是沒有根據的合同,是“無源之水”,而“無源之水”是不成立的。 1.1.5違反法律法規簽訂無效合同。《合同法》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簽訂的合同屬于無效合同,而無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護的。目前不少建筑施工企業所簽訂的合同,有些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實質也是無效合同。 (未完待續)
16
2012年10月行業資訊
場開始回暖,到7月、8月樓市仍維持淡季不淡,當前房市交易氛圍遠遠好于去年同期;另一方面,今年信貸政策有所放松,首次置業的購房者一般可獲8.5折優惠,剛性需求積極。隨著樓市旺季的來臨,成交量或進一步走高。短期內鋼價再度震蕩整理的可能性較大宏觀面諸多利好的集合效應,使得國內現貨鋼價出現了2年來最大的周漲幅,但其對鋼市的成交尚未帶來明顯的推動。據最新市場報告, 短期內鋼價再度震蕩整理的可能性較大。 據監測,受宏觀面諸多利好的提振,在最近一周內,綜合鋼價指數出現了2年以來最大的周漲幅。此前,這一綜合指數已連跌了22周。各主要鋼材品種的價格均有明顯回升,其中熱軋板卷市場更是走出了一個“V”字行情。不過,市場內人士的感受是,鋼市需求尚未出現有效的改善,價格上漲后成交受阻。隨著鋼坯和鋼材期市的走弱,商家心態再趨悲觀,主要品種的價格震蕩回落。但隨著美國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出臺,帶動全球資本市場走強,現貨鋼市的心態也受鼓舞,熱軋板卷、中厚板等部分品種的價格再度反彈。總之,下游需求仍未放量,商家的觀望態度仍占主流。 (摘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30
2012年08月工程法律實務問答(五)
為1999年版本的示范合同,關于工期順延的情形,規定如下:“因以下原因造成工期延誤,經工程師確認,工期相應順延:(1)發包人未能按專用條款的約定提供圖紙及開工條件;(2)發包人未能按約定日期支付工程預付款、進度款,致使施工不能正常進行;(3)工程師未按合同約定提供所需指令、批準等,致使施工不能正常進行;(4)設計變更和工程量增加;……”本案中,由于業主增加了工程量,工期應予以順延。 至于承包人未按照合同的約定,提出順延工期申請,并不必然導致不能順延工期的法律后果。根據示范文本13.2款規定:“承包人在13.1款情況發生后14天內,就延誤的工期以書面形式向工程師提出報告。工程師在收到報告后14天內予以確認,逾期不予確認也不提出修改意見,視為同意順延工期。”雖然規定承包人應在順延工期情況發生后應在14天內提出工期順延的報告,但并沒有說明承包人未在14天內提出工期順延報告,就會喪失要求工期順延的權利。所以除非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順延工期事項后一定期限內承包方必須提出工期順延申請,否則就在喪失工期順延的權利外,承包人在工期順延事項發生后2年訴訟時效內均有權主張工期順延的權利。 【對策分析】對于合同中的一些程序性事項規定,應首先在簽署合同的時候明確,看其是否因程序的不合格而喪失了公司的實體權利,避免簽署類似條款。另一點是加強工程的管理水平,對于工期延誤、工程量確認等重要事項,一定要按照合同規定的流程處理并保留有關書面證據,以免在不得已通過訴訟解決問題時,陷于不利境地。 (法務部供)
30
2012年08月淺談全站儀在建筑工程施工放線中的應用(二)
棱鏡匹配。 4.1.3 儀器和對講機的充電情況。 4.1.4 儀器支架和腳架連接是否穩固。 檢查工作是關系到一次測量放樣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所以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 4.2 “控制點”的布設 “控制點”的布設基本原則是“通視良好,易于保護”,還有即是控制點不宜多,控制點以規劃提供的點為主,考慮整個工程的流水生產順序,布置控制點。控制點的半徑最好不要超過1000米,盡量以300-500米為主,需要指出的是,在做控制點之前,必須先要校對規劃所送的點與點之間能否閉合。 4.3 測站點固定、后視遠的含義 測站點的固定,是指在某一控制點的控制區域始終如一的使用測站點,后視遠是指后視點距離測站點要適當的遠。在施工放樣過程中,盡可能的遵循“長邊放短邊”的原則。 4.4 確保兩點如一 控制點的布設,測量放樣,所用的測站點和后視點要始終如一,這是保證放樣正確性的關鍵。